遂川至大余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编辑发布:网站新闻编辑部   时间: 2025-07-07  【字体:

本站江西赣州讯:7月6日,由中铁十一局参建的遂川至大余高速公路正式建成通车,进一步畅通了沿线地区交通大动脉。

浮江2号高架桥(唐业堡 摄)

遂川至大余高速公路是江西省高速公路规划网“10纵10横21联”第9纵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起于吉安市遂川县,与宜遂高速相接,途经遂川县、上犹县、崇义县和大余县,线路全长127公里,采用双向4车道标准建设,设计时速100公里。

由中铁十一局承建的遂川至大余高速公路2标段全长约10.4公里,主要施工内容为桥梁23座、路基10段、互通1处、服务区1处、枢纽1处、制架梁1551片以及边坡和场区景观绿化等工程。自开工建设以来,该项目锚定精细化管理目标,科学统筹施工流程、严格合同履约管理、狠抓品质工程创建、强化技术创新攻关,致力打造平安百年品质工程。

浮江2号高架桥全长约1182米,共8联28跨,最大跨径为100米,最高墩达47.6米,且需跨越河流和既有国道,具有环水保要求高、地质条件复杂、墩高跨大、涉水作业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等难点,为全线关键性工程。在施工中,该项目围绕桩基水中作业、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施工、高墩作业等难题展开攻坚,创新采用桩基泥浆双重处理、智能温控养护、现浇T构梁、智能挂篮施工、箱式液压顶升爬模等多项“四新技术”,保证了大桥按期完工,实现了技术突破与绿色环保施工双赢。

该项目着力打造标准化梁场,大力实行“工厂化、集约化、专业化”的集中预制生产模式。在预制梁施工中,该项目配备数控滚焊机、激光混凝土摊铺整平机等先进的自动化、智能化设备,积极推进设备微改造、工艺微改进、管理微创新活动,创新应用全智能张拉压浆、智能喷淋养护、梁底纵坡可调节工装、波纹管井字架定位工装等7余项新工艺工装,不仅保证了梁体质量,还提高了工效。在预制梁架设中,该项目不断优化施工方案,采取双架桥机、汽车起重机同时架梁,大大提高了架梁效率,在确保安全、质量、工期的情况下顺利、高效完成了1551片预制梁架设任务。

创新打造“小微湿地景观”(唐业堡 摄)

该项目还全力践行“美筑自然、绿建未来”的建设理念,立足“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目标,针对不同地段生态特征,“一坡一策”科学化配置苗木品种,寻找当地易栽种、易养护苗木资源,全力提升绿化施工品质。该项目还在大余西服务区创新打造“小微湿地景观”,配套湿地绿道、生态净化塘、植物群落,不断提升道路形象、改善行车环境、共享生态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外,该项目还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成立科技研发创新工作室,围绕桥梁、路基、预制梁、信息化建设等内容开展技术创新攻关、发明创造等活动,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全力保障施工生产。建设期间,该项目先后取得科研课题立项4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表科研论文7篇。其中,《提高桩基钢筋笼现场对接工效施工技术》分别获评江西省QC一等技术成果和陕西省QC二类成果,《路堑边坡平台沟一体化免开挖创新技术应用》荣获第五届全国公路微创新大赛银奖。

该项目建成通车后,将进一步完善赣西南交通网络,缩短赣南革命老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时空距离,推动区域经济、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交通保障。(文/唐业堡 刘涛 叶加军 审核/王佳凯 徐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