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银高铁包惠段正式启动联调联试

编辑发布:网站新闻编辑部   时间: 2025-08-04  【字体:

本站内蒙古包头讯:8月2日,随着55101次检测列车从包头站驶出,由中铁十一局参建的包头至银川高铁包头至惠农段(简称“包银高铁包惠段”)联调联试工作正式启动,为全线如期开通奠定坚实基础。

联调联试列车通过跨215省道特大桥(王昌山 摄)

包银高铁包惠段设计时速250公里,线路全长约420公里。其中,中铁十一局包银高铁2标项目正线长37.429公里,负责段内路基9段、双线桥梁9座涵洞50座、还建房屋施工、箱梁制运架以及包头至磴口段252公里轨道铺设等施工任务。

包银高铁乌拉特前旗制梁场(代广鑫 摄)

包银高铁2标项目处于西北干旱大风地区,极端最低气温近零下30摄氏度,昼夜温差极大,年平均施工时间仅有7个月。冬季施工过程中,建设者使用保温板将现场制梁台位两侧进行封闭,浇筑后的梁面采用保温棚覆盖养护,腹板及内腔采用蒸汽养护,有效确保冬季箱梁预制质量。

铺设完成的轨道(吴建伟 摄)

包银高铁包头至临河段铺轨施工,具有桥涵占比高、作业精度要求高、邻近营业线施工干扰大、铺轨工期紧张等特点。为全面提高施工效率与安全管理水平,中铁十一局采用自主设计、研发的BLCP500型本邻两线铺轨机组进行铺轨施工,该设备无需转线即可直接对左、右两条线路进行长轨铺设,实现“走单线铺双线”跨线铺轨,作业效率提升近一倍,创造了21小时铺设有砟轨道18公里的长钢轨铺设纪录。

包银高铁2标路基段(李慧 摄)

该项目路基施工20.6公里,占比高达55%。路基填筑高、土方量大,且受冬季严寒天气影响,有效施工时间短,填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难度大。为此,该项目与铁科院开展深入合作,创新运用路基智能填筑成套工艺。该工艺由智能填筑指挥系统、质量连续检测子系统、机械智能控制子系统和定位与测量子系统组成,可有效保障路基填筑质量,施工效率提升15%以上。

智能填筑指挥系统运用数字化施工技术及BIM+GIS技术,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管控,实现数据实时采集及保存,确保施工现场高效组织管理;质量连续检测子系统基于压路机振动响应特性,反馈路基压实程度,全面检测路基压实质量,实时显示碾压变数,防止欠压和过压,有效提高了施工质量;机械智能控制子系统采用无人驾驶压路机,其采用电子围栏、主动避障、远程急停等多种安全设计,可长时间连续作业,提高施工效率20%以上;定位与测量子系统可提供高精度定位信号,引导车辆在施工区域内精准作业。

该项目聚焦打造精品工程,重视全流程路基施工质量管控,施工过程中,还成功承办国铁集团标准化路基施工观摩会,受到观摩专家的一致好评。

包银高铁开通运营后,将填补西北地区高铁网络的“留白”,进一步完善国家高速铁路网布局,届时,京兰通道将全线贯通,包头至银川的列车运行时间将从最快6小时缩短至3小时之内,成为西北地区最便捷的进京通道。同时,对于满足旅客快速出行需求,加强西北地区与华北地区经济联系和人员往来,促进西北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李立伟 王昌山 审核/唐里 徐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