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十高铁全线桥隧工程主体工程完工
本站湖北十堰讯:8月18日凌晨,由中铁十一局承建的西安至十堰高速铁路(简称“西十高铁”)汉江特大桥钢桁梁合龙,标志着西十高铁全线桥隧工程主体工程完工,为全线如期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西十高铁汉江特大桥(古建敖 摄)
汉江特大桥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境内,跨越丹江口水库库区,是世界最大跨度梁桁组合结构斜拉桥,也是西十高铁全线控制性工程。该桥全长917.45米,设计主跨420米一跨飞越汉江。本次合龙的钢桁梁全长840米、宽11米、高9.4米,采用渐变三角桁式结构,最重桁节36.4吨,具有线形控制难度大、交叉施工作业多、吊装空间有限等特点。
该桥是国内首次将梁桁组合结构应用于高铁斜拉桥,丰富了我国大跨铁路桥梁的结构形式,具有刚度大、工后徐变小、经济性好和易维护的特点。
合龙后的西十高铁汉江特大桥(古建敖 摄)
为保障全桥的施工线形及钢梁杆件的安装精确度,项目建设者对现场预埋的下弦节点进行三维扫描,精准获取亚毫米级精度的钢桁梁三维逆向模型,并利用虚拟建造技术进行杆件拼装模拟,模拟出每根杆件的加工长度和每个现场配钻螺栓孔的精确位置,提前预判拼装偏差,指导现场拼装施工,保障成桥线形。
不仅如此,钢桁梁采用多点合龙的施工工艺,消除温差对主梁的线形影响,有效控制主梁线形和合龙精确度。同时,建设者对每一道焊缝都要经过不少于三次的超声波检测,每一颗螺栓都要经过扭矩值测试,保证整体拼装质量。
合龙施工(古建敖 摄)
自2022年3月8日汉江特大桥首桩灌注,进入主体工程施工阶段以来,项目建设者历时1259天,圆满完成大桥主体工程施工任务。项目团队先后攻克了硬岩大直径桩基分级扩孔施工、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智能温控成套技术研制、高塔混凝土抗裂性研究等多项技术难题,填补了国内10米大节段牵索挂篮施工技术空白。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专利申报54项、湖北省工法3项。
晨曦中的西十高铁(古建敖 摄)
西十高铁西起陕西省西安市,向东南穿越秦岭山脉,终点至湖北省十堰市,新建正线长255.7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共设置桥梁62座、隧道42座,桥隧比达94.9%。建成通车后,西安至武汉将实现2.5小时左右到达,对进一步完善全国高铁网、加强关中城市群与长江中游城市群联系、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文/古建敖 审核/沈正华 徐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