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积分”兑出“大安全”
本站浙江湖州讯:一瓶饮料5积分、一袋洗衣粉10积分、一条毛巾20积分,热门的电动剃须刀标价150积分……在三公司杭德市域铁路项目的建设工地上,“安全积分”机制正悄然改变着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这里的“安全积分超市”成了工人们眼中的特殊商店——货架上的商品不用现金购买,而是通过安全行为积累的积分兑换。
工人用积分兑换商品(刘选 摄)
这个特殊超市将抽象的安全责任转化为具象的“价值标尺”。工人们发现,规范作业行为开始产生实实在在的回报:参加应急演练可获20积分,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奖励30积分,主动上报重大安全隐患得20积分……这些积分如同安全生产的“数字勋章”,激励着每一名工人从被动遵守变为主动参与安全管理。
“过去靠罚款,工人有抵触;现在用奖励,大家抢着当安全员。”该项目负责人的这句话道出了安全管理机制转变的核心,在以往安全管理中,规章制度常停留在“纸面要求”,难以转化为工人的自觉行动,现在不用我们提醒,工人们自己就很自觉地遵守工地上的管理要求。
司索工刘师傅最近用20积分兑换了四瓶饮料,他笑着说:“攒够积分还能换大件!现在工友们都会互相提醒正确佩戴安全帽、穿反光背心,敏锐地发现潜在隐患,下意识地采取规避措施。”
杭德市域铁路项目建设现场(刘选 供图)
数据印证了这一转变的成效:项目开工至今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整改效率显著提升。工人自觉佩戴防护装备成为常态,违章操作、私拉电线等现象几乎没有。这种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意识转变,为项目建设注入了强劲的“安”能量。
为巩固安全管理成效,该项目建立“日巡查+周联查+月复盘”三级隐患排查机制,定期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扎实推行班组标准化建设,编制《安全生产指导手册》,将吊装作业、临时用电等操作流程规范化;深化班前安全教育,结合行业事故典型案例开展教育培训,让工人直观感受违规操作后果,推动安全管理从“被动约束”向“主动践行”深化。
“小积分”兑出“大安全”,小卡片承载大责任。“安全积分超市”不仅是物质激励的平台,更是安全文化的培育土壤。(文/刘选 吴建伟 审核/陆军书 徐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