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开花别样红 班组建设绽新颜

编辑发布:网站新闻编辑部   时间: 2025-07-21  【字体:

在六公司上海临港新片区103地块PDC1-0401单元住宅项目(以下简称临港103住宅项目)施工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各施工班组正以标准化作业高质量推进工程建设。

班组人员合影(卓梦凡 供图)

作为该公司在沪重点项目,项目团队始终将班组标准化建设作为提升项目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抓手,构建起“岗位有职责、作业有程序、操作有标准、过程有记录、绩效有考核、改进有保障”的现代化施工班组体系,实现超700天“双零”目标、主体结构验收一次性通过率100%、施工进度较计划提前10%,获评上海港城集团年度“标杆项目”、中国铁建安全标准工地(车间)等荣誉。该项目机电通风班组获评上海市工程建设质量信得过班组。

临港103住宅项目(卓梦凡 供图)

“党建+管理”双下沉:让力量真正扎根一线

该项目选定“双进”人员进驻班组,预备党员袁骏就是其中一员。他进驻机电通风班组后,每天都和工人们一起奋战在施工一线。“刚进班组时,大家对我还有些陌生和拘谨,但我主动参与到他们的工作中,一起探讨通风管道的安装技巧,慢慢就拉近了距离。”

“双进”党员指导班组安全作业(卓梦凡 供图)

除了袁骏,还有多名像他这样的党员和管理骨干深入关键班组。他们每日参与班前教育、工序交底和安全巡查,每周组织技术培训和谈心谈话,及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和员工思想问题。例如,在B区外立面抹灰施工中,“双进”人员发现智能人货梯安全锁存在故障隐患,立即组织检修并优化操作流程,确保了高空运输安全。

“这个激励机制让我们更有干劲了,不仅能提升自己的能力,还能为班组带来更好的发展,大家都争着把工作做到最好。”管理骨干倪飞说道。

青年员工在一线为工友普法(卓梦凡 供图)

为激励“双进”人员履职尽责,该项目设立专项补贴,考核优秀者发放1.2倍系数奖励,并优先纳入公司后备干部培养库,真正让管理力量下沉到“最后一公里”。

在人员管理上,建立班组长业绩档案和工人警示名单,将考核结果纳入分包商信用评价,累计2次不合格的班组负责人列入黑名单,倒逼分包商强化自身管理。

措施实行以来,各班组累计整改安全质量隐患120余处,施工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15%,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制度+考核”双驱动:让标准成为行为习惯

该项目建立“小立法”民主机制,组织班组成员共同制定《安全作业十不准》《质量验收三必须》等操作规范,每周根据执行情况动态调整,形成“人人参与管理、全员互相监督”的责任体系。

班组长宣贯“小立法”制度与质量标准(卓梦凡 供图)

“以前管理班组,很多时候靠个人经验,现在有了‘小立法’,大家都清楚该怎么做,谁违反了规定都要接受相应的处罚,管理起来轻松多了,而且大家也都更自觉了。”管理组组长王德说道。

同时,该项目推行“日考核、周兑现”制度,班组长每日对班员安全行为、操作规范等打分,周六汇总后进行奖金二次分配,85分以上的优秀班组可获班组人均100元奖金池1.2倍系数奖励,70分以下的不合格班组取消当周奖励,通过刚性考核倒逼责任落实。

该项目还坚持“数据说话、奖惩分明”,构建“基础分+否决项+加减分”考核体系。基础分100分起步,发生安全事故、质量缺陷等6类问题直接一票否决;未戴安全帽、违规用电等违章行为每人次扣5-10分,获上级表扬、举报重大隐患等给予5-10分奖励。

每周现场发放“小立法”考核奖励(卓梦凡 供图)

今年5月,机电二队通风班组因提前完成风管安装任务并发现3处电缆敷设隐患,周考核得分100分,班组人均奖金达240元,成为项目首个“满分班组”。

“能拿到满分,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个成绩不仅证明了我们的实力,也让大家更有信心把后续的工作做得更好。”班组长李长峰兴奋地说。

“严管+厚爱”双保障:让班组有力度又有温度

该项目始终将班组视为“最小作战单元”,不仅抓生产更重关怀。在生活区打造“工人驿站”,配备空调、热水、图书角等设施,每月组织“集体生日会”“技能比武大赛”,让工人感受“家”的温暖。

定期开展健康监测志愿服务活动(卓梦凡 供图)

“在工地忙了一天,回到生活区能有这么舒适的环境,还能参加各种活动,感觉一天的疲惫都消除了,大家在这里工作都很开心。”工人张师傅笑着说道。

针对高空作业人员心理压力大的问题,“双进”人员每周开展谈心谈话,累计解决员工住宿、工资发放等问题30余项,真正做到“管理有力度,关怀有温度”。

在技能提升上,开设“工地夜校”,邀请专家讲解新工艺、新规范,累计开展培训40余次,培养出15名“钢筋绑扎能手”“抹灰标兵”,班组整体技能水平显著提升。

开展工地夜校培训(卓梦凡 供图)

“刚到工地的时候,很多东西都不懂,心里很慌。通过‘工地夜校’的培训,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和技能,现在工作起来越来越得心应手了。”新入职的工人赵立强说道。

除此之外,工人主动参与管理及工艺创新,累计提出“材料节超管理法”“工序交叉优化方案”等合理化建议20余条,为项目节约成本80余万元。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加强班组标准化建设是跑好落实各项工作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是推动项目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该项目将持续深化“双进”机制、完善考核体系、强化人文关怀,打造更多“安全达标、质量创优、效率领先”的标杆班组,为企业在上海市场树立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名片。(文/付佳 卓梦凡 审核/方波 徐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