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挑重担的技术达人
勇挑重担的技术达人
——记集团公司优秀项目总工程师胡海波
李永占
胡海波现任集团公司新建福厦铁路4标项目总工程师,自2008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严谨的工作作风,尽心尽责完成好每一项工作。他善于学习、勤于思考,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在项目总工岗位上兢兢业业、率先垂范,先后获得集团公司青年岗位能手、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宝汉高速公路优秀项目总工、东南铁路公司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加强技术体系建设,筑牢科技管理根基
福厦项目是集团公司第一个海域施工高速铁路项目,湄洲湾跨海大桥海域施工长度达10公里,不仅有创新设计的40米预制梁架设箱梁及海上40米移动模架现浇梁,还有跨高速公路提篮拱、跨营业线门式墩、莆田车站临近营业线路基石方爆破等诸多技术难点。困难面前,黄海波总是身先士卒做表率、履职尽责勇担当。他带领技术团队现场勘查、集中研讨,加班加点完成各类技术管理制度53项,编制方案184项,其中I级22项、II级20项,开展各类技术培训150余次,有效提升了项目技术管理水平,为施工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
抓方案优化,促降本增效
在做好项目施工管理的同时,胡海波还开动脑筋,想尽一切办法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湄洲湾跨海大桥海中承台设计为钢板桩围堰档护,他通过查阅图纸、分析地质情况,并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认为设计过于保守,钢板桩桩长可以优化。他立即与业主、设计、监理等单位沟通协调,并组织专家评审,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了调整优化。仅此一项,钢板桩节约9000吨,创效3400余万元。项目原设计隧道1座,全长430米,为浅埋偏压高风险隧道。在得知当地土石方紧缺后,他积极联合地方政府,协调国铁集团及业主,最终变隧道为路基,减亏1000余万元,并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节约了工期。在他的带领下,截至目前,该项目累计优化方案10项,创效14054万元;累计申报各类变更57项,减亏创效成果显著。
统筹科技研发管理,助推创新水平升级
在科技创新方面,他挑选精干的技术人员组成创新团队,针对海域施工特点,积极开展科技攻关。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各类论文及总结90余篇,编撰论文集2本。获得专利成果34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工法9项,其中省部级工法1项、股份公司级3项;省部级QC成果2项。科研成果已获得业主东南铁路公司专项奖励531万元,本年度科研成果已申报奖励720万元,待业主批复。
扎实开展质量管理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全面受控
质量管理方面,为适应业主“精品工程 智能福厦”的管理要求,他通过小改小革、工艺创新、首件认可、样板引路、内部观摩、定期考核等一系列质量管理措施,成功将莆田站路基、灵川制梁场打造为亮点工程,并分别承办了业主组织的全线观摩会。另外,梅山特大桥无砟轨道等5个工点被业主评为“标准化样板工地”,项目部信用评价一直名列前茅,其中3次全线第一,成为全线参建单位的“新标杆”。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胡海波和项目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福厦高铁项目先后获得股份公司工人先锋号、集团公司技术管理先进单位、集团公司质量管理先进单位、集团公司项目组织创效管理优胜工程项目部、东南铁路公司标准化项目部等荣誉称号。
栏目名称:学习身边榜样
立足岗位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