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母子情”

编辑发布:宣传部报社   时间: 2022-04-12  【字体:

别样“母子情”
陈莉

    傍晚时分,冷风阵阵,细密的雨丝滴落在地面的枯叶上。一位衣着单薄、白发苍苍的老妇人裹紧了身上的衣衫,站在五公司杭温铁路义乌特大桥331号桥墩旁,四处打量,眼里满是彷徨无助。
    麻壮便是在此刻注意到了这位老人。他是工地的一名安全员,人如其名,长得又黑又壮,是个来自山东的回族汉子,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微笑时总是露出一排白牙,透出一丝憨厚。
    下班路上,他正赶往架子队驻地,在工地旁徘徊的老人引起了他的注意。担心老人有危险,他便上前告知这是施工现场,不能逗留。
    老人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手忙脚乱地向麻壮诉说自己的难处,言语中带着几分急切和慌乱。老人是浙江人,一口本地话,麻壮虽然听不太懂当地方言,但还是从她断断续续的描述中得知,老人是要前往佛堂大学城给孙子送棉衣,许是上了年纪的原因,迷了路。
    麻壮先是为老人指明了路线,见她依旧茫然,便提出要为老人打车。老人摇摇头说自己晕车,平时走惯了路,婉拒了他的好意。看着无助的老妇人,麻壮想到了自己年迈在家的老母亲,心头一阵酸涩。上了年纪的人出门本就不易,谁还没有个难事呢?他上前扶住了老人,带她前往目的地。
    这短暂的半小时路程,成了两人“母子”缘分的开始。
    这之后,老人一直感念着麻壮对她的帮助,把他当成自己的另一个“儿子”。每次给孙子送东西时,都会顺路到架子队看望他,还会带点“小礼物”。有时是自家种的几个苹果,有时是红薯或亲手包的粽子……
    麻壮见老人年纪大了,每次还带着东西,感动不已,经常拿出自己的积蓄接济老人,希望她可以生活得更好一些,但老人却每每推辞。
    他们之间虽没有血缘,却因这份感情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从互不相识到“母子”情深。浙江妈妈和铁建儿子的故事,还在继续……
    (作者单位:五公司杭温铁路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