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楫笃行勇争先

编辑发布:宣传部报社   时间: 2022-05-05  【字体:

奋楫笃行勇争先          
——记集团公司优秀项目总工程师周秋月
何赟

  他掌握一身专业技能,是独挡一面的行家里手;他扎根地铁建设一线,能征善战,屡创佳绩;他精细管理、创新工作,常赢赞誉。他就是城轨公司深圳地铁16号线项目四工区总工程师周秋月。
  “作为一名项目总工,让高效的技术管理更稳、更好、更准地为项目施工生产保驾护航,是我们每一位技术管理者的责任与担当。”周秋月说。

  砥砺奋进勇争先

  自2009年入职我集团城轨公司,十余年间,周秋月辗转广州、昆明、南宁、深圳4座城市,经历5个项目,参建了9座车站及12条区间隧道,成长为独当一面、攻坚克难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
  在南宁地铁项目车站围护结构施工阶段,周秋月深入现场了解钻孔桩施工实际地层情况,组织技术人员到周边走访调查,同时对项目2座车站深基坑降水方案进行认真分析、编制,并组织南宁深基坑方面的专家进行论证,成功对降水方案进行了二次设计,既加快了施工进度,又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15年该项目分部验收及移交阶段,他带领年轻的技术团队加班加点,2个月完成了正常需要6个月才能完成的二站三区间12个分部工程验收及移交,公司承建的凤岭站荣获“南宁市建设工程优质结构”奖。
  在深圳地铁10号线3标项目前期工程施工阶段,周秋月通过调查现场、优化交通疏解方案,用更快捷、更经济的方案,成功替代了华南城站原有疏解方案,实现了华南城站围护结构比计划工期提前4个月开工。在围护结构施工阶段,他结合禾花站围护结构地质条件和地下管线情况,创新性采用“导墙法”代替传统的护筒法,大大提高了围护结构的工效和施工质量,获得业主、设计等单位的一致好评,多次迎接同行现场观摩学习。

  创新发展寻突破

  城轨公司承建的深圳地铁16号线施工总承包四工区,线路总长5.9公里,其中4.4公里位于岩溶强发育区,项目体量大、线路长、环境苛刻,地质和设计工况复杂,是该公司安全、质量及工期重难点项目。为确保工程安全有序、优质高效推进,周秋月带领技术团队,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开放创新的思维模式,开始了新一轮攻坚。
  作为全线唯一一个盖挖逆作法施工的车站,经过反复论证,周秋月和技术团队开发了一系列新工法、新工艺,破解了一个又一个施工难题:采用永久钢立柱精度控制技术解决了永久钢立柱成型精度问题;“矮支架”楼板施工技术取代传统地模工艺,实现了楼板施工又快又好;侧墙自动行走台车模板施工技术,解决了密闭空间下侧墙施工工效低、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侧墙自动喷淋养护系统解决了传统人工养护不及时、不全面的问题,实现了地铁车站侧墙零渗漏的目标。在内业资料管理上,周秋月实行清单式、台账化和周检通报制,实现了内业资料与现场施工同步,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三站四区间主体工程验收移交工作。

  善于钻研结硕果

  本着对施工技术精益求精的初心,周秋月带领青年技术人员刻苦钻研,不断优化施工方案,确保了项目安全、质量、进度和效益。
  在深圳地铁10号线3标项目车站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周秋月针对车站特殊部位的侧墙模板加固问题,研发设计了一种新型加固装置,解决了特殊部位模板加固问题。期间完成2项实用新型专利,被评为中铁建深圳地铁10号线指挥部“质量管理先进个人”、深圳地铁集团“主体工程优秀安全质量管理人员”。
  针对深圳地铁首次面临岩溶处理施工的情况,周秋月联合多家单位进行岩溶试验段施工,不断优化机械设备选型、充填材料、施工参数及检测标准,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岩溶区基坑涌水频繁的问题上,他组织召开多次专家咨询会,开发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基坑涌水治理工法;在岩溶区盾构掘进换刀频繁的情况下,他组织制定了一套新型的盾构带压开仓换刀施工工法。期间完成省部级工法一项、2021年度中国铁建优秀工法一项和城轨公司“五小成果”一等奖及二等奖各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一项。他本人获得2019和2020年度城轨公司“优秀总工”、集团公司2020—2021年度“优秀项目总工程师”等多项荣誉称号。

  
  栏目名称:学习身边榜样
            立足岗位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