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黄高铁墩上特大桥系杆拱主体完工

编辑发布:宣传部报社   时间: 2022-08-15  【字体:

  本报湖北十堰讯:8月6日上午,随着最后一根吊杆张拉索力调整完成,由二公司施工的池黄高铁墩上特大桥128米系杆拱主体顺利完工,为后续工程施工提供了保障。
  墩上特大桥全长约3.777公里,沿途跨越川气东送管道、G318国道等设施。此次施工的128米系杆拱采用下承式尼尔森体系钢管混凝土系杆拱跨越,采用叠合拱截面形式,主要由系梁、拱脚、拱肋、横撑、吊杆等工序组成。其系梁宽19.4米、高2.8米,拱肋平面高25.6米,单侧拱肋分为13段,全桥共计26段,钢管拱部最高达26米。由于结构尺寸大、种类多,且连接关系复杂,对工装、起吊设备、场地等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
  “我们在施工中采用了先梁后拱的施工方法,经过支架搭设、支架预压、系梁施工、拱肋安装、拱肋混凝土泵送、吊杆安装张拉等6道重要工序得以完成任务。”该项目经理祁雄熙介绍。
  该系杆拱系梁在支架上现浇,共计5个节段,分3次进行。拱肋主要采用工厂节段制造,分节段运输到现场进行拼装、试装。拱肋安装时,采用2台100吨汽车吊作为提升站,将梁下组装完成的拱肋提升至指定位置,依次进行对称焊接安装,钢管拱吊装最高处约为38.5米,安装精度要求误差±2毫米。此外,因为高铁线与国道的夹角仅有43°,如果不采用这个一跨128米系杆拱连续桥设计施工,将严重影响G318国道交通。
  “该系杆拱桥浇筑混凝土量达3079立方米,预埋件数量庞大、位置精度要求极高,尤其是吊杆预埋件和拱肋钢管拱脚预埋件较多。”该项目质量总监包钊介绍。为此,该项目多次召开系杆拱施工专题研讨会,细化优化拱肋吊装、支架搭设、模板安装、焊接、混凝土浇筑等施工方案,对支座、锚下、预埋钢管位置设专人监控,确保振捣密实、一次成型。同时,对钢箱梁标高、拱肋标高、拱肋轴线以及基础沉降及拱座位移等进行实时观测,确保整个过程安全稳定、质量达标。
  该桥跨越的G318国道为交通主干道,车流量大,施工时安全防护要求相对较高。该项目在系梁时采用“贝雷梁+钢管柱+碗扣式支架”结构,支架搭设过程中采用半幅封闭、借道分流方式施工。同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应急预案,设置安全防护棚架及操控平台,并挂设密目网,与侧模原有的人行道形成双层两道临边作业防护,确保了施工过程中的临边安全。
  池黄高铁是武汉至杭州快速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通车后,将成为串联皖南两山一湖(九华山、黄山、太平湖)核心景点的黄金旅游线路,对于完善区域快速铁路网布局、加快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图为施工现场。
                               (唐业堡  赵建明)
  
  栏目名称:大干三季度
            喜迎二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