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黄高铁跨宁安高铁4榀钢盖梁吊装完成
本报安徽池州讯:9月3日零点,由三公司施工的池黄高铁白沙铺特大桥上行单线跨宁安高铁门式墩钢盖梁吊装现场灯火通明。随着现场施工负责人作业指令的下达,一台500吨履带吊缓缓吊起长29.7米、重约169吨的钢盖梁,提梁、旋转、调整、落梁、焊接,经过项目建设者2个多小时的奋战,第4榀门式墩钢盖梁在Z35号左右墩精准对接,标志着池黄高铁跨宁安高铁共计4榀门式墩钢盖梁吊装施工全部完成,不仅打通了池黄高铁后续铺架施工通道,也为后续同类型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池黄高铁白沙铺特大桥上行单线跨宁安高铁,下行单线跨铜九铁路,采用门式墩钢盖梁和单线简支箱梁跨越。此次吊装是继7月20日至8月17日池黄高铁跨铜九铁路7榀钢盖梁吊装施工完成后,又一次跨越宁安高铁钢盖梁吊装施工。
此次吊装的4榀钢盖梁位于池黄高铁白沙铺特大桥上行单线Z32至Z35号墩,吊装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工艺要求精。其中第2、3榀钢盖梁长29.9米,为池黄高铁全线最长钢盖梁,最近的墩柱与宁安高铁接触网距离仅有3.79米;吊装场地左侧紧邻G318国道,右侧紧挨在建墩柱,场地狭窄;钢盖梁就位高度23.5米,钢盖梁与吊车大臂最小距离仅有0.5米,加之夜间施工、现场照明条件差等原因,存在触碰接触网线索导致断线、物件脱落损伤接触网绝缘部件等风险。
为确保现场施工安全平稳进行,该项目将人员划分为现场指挥组、技术支持组、安全防护组、应急救援组、后勤保障组等8个小组,做到“事事有人管”。施工前,多次召开施工准备会和技术交底会,反复讨论和细化吊装施工方案,并组织全体参与吊装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技术交底。施工中,以严格盯控施工风险源、落实现场安全卡控制度为重点,加强现场作业控制,确保整个施工过程平稳有序。施工后,现场召开总结分析会,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改进不足,为后续施工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此次钢盖梁吊装施工为营业线Ⅱ级施工,为避免影响宁安高铁运营,须在凌晨0点至4点的天窗点内施工,从8月30日到9月3日,共分4次完成吊装。”项目现场吊装总指挥赵谦介绍,每次正式起吊前,作业人员利用有限时间开展试吊工作,检测起重机载荷性能、地基承载力、钢丝绳卡环受力状况及人员指挥配合情况,同时利用灯带照明,既保证光照强度,又尽量减少对指挥人员的干扰。
池黄高铁正线全长约121.6公里,是一条以承担跨线中长途客流为主、兼顾城际客流的客运专线。建成通车后,池州至黄山最快仅需30至45分钟,可推动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助力打造绿色交通体系。
图为一列动车在吊装完成的钢盖梁下飞驰而过。
(王嘉 付海兰 彭特)
栏目名称:大干三季度
喜迎二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