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

编辑发布:宣传部报社   时间: 2022-11-04  【字体:

我的父亲
李文霞

  我的父亲1953年出生在农村,在家排行老六,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还有一个妹妹。由于爷爷长年多病,他从懂事起,就开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以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
  1972年,父亲听说村里来了部队征兵入伍,他经过深思熟虑后,毅然决定报名参加。奶奶不舍得这个小儿子外出当兵,就劝他:“你在村里也算得上家喻户晓的‘赤脚医生’,方圆几里的老乡都请你治病,大队书记还准备把会计工作也交给你,就留在家里吧,还能照顾家人。”父亲虽然也有不舍之情,但更想出去闯荡一番,他耐心与奶奶沟通,主动找到村支书表达想参军的意愿,最终通过各项考核,如愿加入了铁道兵。
  父亲没有辜负家人的期望,在部队刻苦训练,熟练掌握各项技能,努力完成各项任务,虽然与亲人分隔两地,但心永远牵挂着家人。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工作能力,由于表现突出荣立三等功。有一年,作为师里的优秀代表,父亲参加了安徽总后车管学校轮训。学习期满时,校方有意请他留校当教员,父亲婉言谢绝后,仍回到了热爱的部队。
  1984年“兵改工”后,父亲先后担任科员、科长和赣龙铁路、宇辉铁路、武隆铁路、武咸铁路等项目党工委书记。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廉洁自律,始终铭记责任重于泰山,并荣获公司2010年度“登高杯”个人奖。
  那年夏天,已98岁高龄的奶奶在院里行走时不慎摔倒,造成腿部骨折,父亲接到电话后,连夜坐火车回家伺候奶奶。那段时间,他24小时不离开奶奶,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每件事情都亲力亲为。他常说,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
  由于工作原因,我们没有过多的时间陪伴孩子,父母退休后,为了能使我们安心工作,就承担起帮我们照顾孩子的重任。每每想起这些,总感觉愧对他们,总想着多为他们做点什么……
  父亲是我的榜样,作为新一代的铁建人,我们唯有心存感恩、努力工作、爱岗敬业,勇于担当,传承好铁道兵精神和“登高精神”,才能不辜负父母的良苦用心。
  工作好、孩子教育好、父母身体健康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作者单位:一公司混凝土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