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滨海快线枕峰山隧道顺利贯通
本报福建福州讯:2月19日,由城轨公司施工的福州滨海快线重难点工程——枕峰山隧道左线安全贯通。他们用“欺硬怕软”的TBM盾构机,成功攻克“上软下硬”复杂地质并创造了国内TBM盾构机施工奇迹,被国内行业专家誉为“盾构铁军”。
福州滨海快线连接福州火车站至长乐国际机场,线路总长62.4公里,设计时速140公里,比常规城市地铁速度快了近一倍。
城轨公司承建的福州滨海快线二标2工区,包含祥谦站~首占站区间范围内的明挖区间、枕峰山隧道、枕峰山高架、大象山隧道、大象山高架及塘屿隧道。其中,全长4.53公里的大象山隧道和1.4公里的枕峰山隧道,是全线的控制工程,也是国内罕见的城市轨道交通长距离大直径山岭隧道。
城轨公司投入两台8.6米大直径TBM设备,在大象山隧道和枕峰山隧道采用TBM工法施工,单台掘进长度达6公里。TBM硬岩机既要攻克220兆帕超硬岩地层,上跨大华岭输水隧洞,还要侧穿福平铁路既有线和水库等重要建构筑物,施工风险巨大,被列为全线重难点工程。
为了安全优质地完成施工任务,集团公司和城轨公司联合福州地铁集团、设计院和有关高校院所开展科技攻关。经过建设者的不懈努力,2022年3月,全长约4.53公里的大象山隧道实现双线贯通。
去年8月,TBM在施工枕峰山隧道进口1300米硬岩层时还比较顺利,但在隧道出口约百米施工中却遇到了“拦路虎”。该地段处于“上软下硬”回填地层和地质断层破碎带,对于“吃硬怕软”的TBM盾构机并不适用,退回去更换盾构机机型也行不通。
面对如此复杂的地质环境,该项目科学优化施工方案,采用超前斜面注浆、隧道出口施行钢拱架、超前小导管喷锚支护等措施,利用地质雷达进行无损超前探测,严控TBM刀具检查频率,成功攻克了最后100米“上软下硬”复杂地层“拦路虎”,并实现了隧道施工“零缺陷”。
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并取得了6项施工专利及4篇国家级工法技术成果。
图为枕峰山隧道入口。
(桑胜文 张玺)
栏目名称:现场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