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坚:志坚行笃 与梦同行
李志坚:志坚行笃 与梦同行
孙震
在南海之滨,素有“全国第一侨乡”之称的广东江门,一条横跨黄茅海两岸的巨龙已初具雄姿。作为这项超级工程的参建者,李志坚自豪万分,但心中更多的却是沉甸甸的责任。
一开始,李志坚就与路结下了不解之缘,把最美好的青春都奉献给了筑路事业。看似寻常却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七年间,他从一名顶岗实习生成长为二公司黄茅海项目生产副经理,其中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这是李志坚一直以来的信念。余凯高速、云湛高速、佛开高速、怀阳高速到现在的黄茅海跨海通道,他从每一个参建的工程中汲取营养,为干好每一项工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实干为先
2015年7月,李志坚离开学校,被分配到二公司余凯高速公路项目。该项目是贵州省高速公路集团总公司的重难点标段,被业主单位称为“全线综合施工难度最大、全线投标单价最低、全线检查最频繁、全线地方干扰最大、总投资额最大”的“五最”项目。尽管项目已经进入了收尾阶段,但还是给刚刚毕业的李志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从进入项目伊始,李志坚就对自己有着明确的定位:作为一名技术人员,永远要把工程质量放在首位,如果质量出现问题,那么规模和效益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此,他深入学习公司技术、质量管理的相关制度办法,仔细研究相关工法案例,还向工班的老师傅积极请教,这些,项目领导和同事们都看在眼里,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由于李志坚思路广、点子多、能吃苦,在一众顶岗实习生中脱颖而出,项目部决定让他负责项目后期的改沟、改渠等“三改”工作。接到新的工作任务后,李志坚依然保持着一开始的冲劲,勤动脑、多请教,常常拿着相关资料和合同条款与业主单位据理力争,为项目争取了不少效益。
2016年7月,李志坚被调往云湛路面6标项目担任技术主管,负责项目全线的附属工程施工。他所在的阳化段6标项目管段全长34.48公里,路面工程与路基土建工程最大的不同就是管段长,附属施工工点更是多且杂,再加上项目上场初期,受路基施工单位验交不及时、桥梁未架设等客观因素影响,施工生产无法大面积展开。这些都给刚刚担任技术主管的李志坚带来了巨大的困扰,他为此常常眉头紧皱。
“如果不能快速展开大规模施工,那么每天闲置的机械和人员带来的效益损耗是巨大的。”为突破进度瓶颈,李志坚不等不靠,带领现场工人见缝插针进行作业,最大限度挽回因进度停滞所造成的效益流失。在具备大规模施工条件后,项目部投入全部人力物力,在雨季来临之前24小时轮班作业,工程进度远超其它路面标段,李志坚的眉头也终于舒展开来。
在李志坚和项目全体员工近两年的辛勤耕耘下,云湛路面6标项目硕果累累。2016年旱季大干120天劳动竞赛进度先进一等奖、2017年路面标段控制性节点劳动竞赛工程进度奖、路面工程施工工程进度奖、路面工程先进施工工艺奖、路面合同段2017年安全生产标杆、功勋项目部等数不清的荣誉见证了他们的汗水。当大家都沉浸在收获的喜悦中时,李志坚却悄悄收拾好了行囊,准备开始下一段征程。
三年时间、两个项目的工作经历,让李志坚从一名“萌新”成长为一名路面施工能手,他的工作也广受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2018年3月,李志坚被调往路面分公司生产部工作。“以前只是立足自己的工作范围思考问题,但在这里就要为公司所有的路面项目提供服务。”进入全新的工作环境,李志坚迅速适应和调整了自己的工作思路,这也为他以后走上领导岗位打下了基础。
在此期间,李志坚还负责了佛开高速路面养护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佛开高速是连接佛山市南海区与江门市开平市的高速公路,车流量巨大,这次维保施工任务则是在营运中的高速公路上进行,安全风险可想而知。
“身后就是一辆辆车速超过一百的汽车飞驰而过,施工过程中,心始终是悬着的。”面对困难,李志坚始终绷紧安全弦,不放过任何一处安全隐患。同时紧盯现场进度,积极软化外部环境,与路政、交警等部门展开深度对接,仅仅7天就完成了全部的维保施工任务,获得业主、路政等单位的一致好评。
以创新为首
2019年9月,李志坚被调往怀阳路面项目担任质量部负责人。怀阳高速路面是二公司近几年承建的大型路面工程之一,全长44公里,主要工程内容为全线范围内路面、绿化工程及一个服务区、一个停车区、一个集中住宿区、三个收费站房建工程。
从进场开始,李志坚和项目全体员工就严格遵循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双标管理”要求,提高建设标准,科学布局、高效推进,使项目建设全面“开花”,在众多标段中脱颖而出,实现全线第一个完成安家建家、第一个试验室通过验收、第一个水稳站建成使用、第一个启动工程备料、第一个试验段完成摊铺等,多次迎来其他单位的观摩学习。
为确保工程质量,李志坚作为项目质量部的负责人,和项目团队一起大力推行微创新,质量管控能力得到全面提升。项目水稳摊铺采用双机联铺、梯队作业,沥青摊铺采用单机全断面作业,减少了路面常见病害的发生。为防止水稳边部坍塌,项目研发使用自动水泥注浆机,增加局部注浆工艺,确保了水稳边部强度;项目对水稳养护进行了深度技术研究,同时采用一布一膜和养生膜养生工艺,确保了保湿保温养生效果,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水稳表面易开裂的难题。
如何使项目创誉增收?李志坚认为,依靠互联网技术使项目管理信息化,可以达到节约人力成本、提升管理效能、保证工程质量的目的,同时,信息化管理还可以成为打响品牌的一张名片。于是,在项目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李志坚和项目团队在全线率先开展信息化管理新尝试,借助智能管理平台,采用信息化手段,为项目平稳推进保驾护航。他们着力打造的信息指挥管控平台,实现了实时摊铺监控、实时进度呈现、精确材料盘点和一键式核算、完整的质量控制和追溯体系、完备的设备使用监控记录、及时的安全风险排查及处理等功能。该平台数据还可与路面分公司共享,并根据需要随时切入项目平台,有效提高了管控能力和服务水平。
在李志坚和项目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通过精细化施工和众多管理与技术手段的革新,赢得了多项殊荣,成为南粤品质工程的先行者和引领者。在广东省质监站开展的2020年度安全质量综合大检查中,该项目以实体工程检测合格率100%,在众多受检单位中脱颖而出,荣获满分成绩。先后荣获业主“年度平安工地一等奖”、“旱季和雨季劳动竞赛一等奖”、25类标杆工程和集团公司项目管理升级优秀项目经理部,并迎来广东、珠海交通集团考察学习以及广东南粤交投公司百人观摩等各类荣誉。
李志坚个人也因此获得集团公司2020年度质量管理先进个人、公司2019年度“创争”先进个人、公司2020年度第四届“最美一线员工”等荣誉称号……这一个个亮眼的荣誉,也使他的青春闪耀着不平凡的光环。
在此期间,李志坚和她的爱人也有了爱情的结晶,为了纪念这段难忘的经历,他特意为小孩取名“怀阳”。
以务实为要
2020年冬天,李志坚奉命前往备受瞩目的大湾区超级工程——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担任质量部长。二公司负责施工的黄茅海T6标段,线路全长7.5千米,主要工程以路基施工和箱梁预制为主。“管理信息化,施工科技化,过程精细化,创新常态化,是我们一以贯之的理念。项目从开篇布局就将精细化管理深入到工程建设的“毛细血管”中。”李志坚这样介绍道。
由于李志坚丰富的信息化管理经验,项目部将信息化建设的重任交到了他手上。经过多方考察学习,李志坚建立起了一整套信息化管理手段:通过每周利用无人机在全线进行720云拍摄,并结合BIM技术,建立二维、三维模型,通过工序报验与模型对应挂码,实现施工进度颜色区分,大幅提升施工全过程的管控能力;通过软基监控系统将水泥搅拌桩多种检测指标与互联网云平台相连,不间断采集成桩深度、钻进速度、水泥用量等施工数据,降低施工管理难度。通过一系列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和工艺革新,大大提升了项目管控效能。该项目在2021年广东省交通运输厅质量安全监督检查中表现优异,现场实体检测合格率 100%,全省排名第9,创造了集团土建项目在广东市场的最好成绩。
走进该项目智慧梁场中控室,满满的科技感扑面而来。在控制大屏上,车间内清晰的生产画面实时传送,数道工序无人操作自动衔接,技术人员可以随时监控和调整任何一道生产工序的技术参数,这就是李志坚和项目团队历时一年倾力打造的在广东省乃至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的智慧梁场。
在智慧梁场建设期间,李志坚晚上学习理论和行业内先进案例,白天紧盯现场进度,常常加班至凌晨,他开玩笑地说:“有时候白天想不明白的事儿,到晚上洗完澡反而思路更清晰。”
凭借着AI技术、物联网技术、BIM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加持,智慧梁场得以实现工序自动衔接、自动预警、自动生成上传生产数据和质检报表等功能,做到了“人机料法环”全要素紧凑衔接,促使梁场生产过程变得标准化、规范化、透明化,消除了传统施工过程中各要素之间不匹配造成的成本浪费现象,实现了高效的协同作业,最大程度减少了梁场作业的生产成本,大幅提升了梁体质量。截至目前,该项目智慧梁场已经制梁突破千榀,极大程度助力了全线工程建设的稳步推进,为2024年建成这项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李志坚和项目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他参与实施的《基于 BIM 技术的智慧梁场信息化应用》和《智慧梁场环形生产线施工工艺》两项技术创新,荣获2022年度中国公路学会“交通BIM工程创新奖”和第三届全国公路微创新大赛铜奖。
去年7月,李志坚被赋予重任,升任黄茅海项目生产副经理。“职位的提升意味着更大的责任,我将担起肩上的责任与使命,不负集团和项目全体职工的重托。”对于新的岗位,李志坚有了全新且更加深刻的体会。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在工程一线奋战的7年间,李志坚从没抱怨过什么,有的只是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向前。如今,他的故事仍在继续……
图为怀阳高速路面施工。
(作者单位:二公司党委宣传部)
栏目名称:登高精神
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