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公司:“未巡先改”推动解决共性问题

编辑发布:宣传部报社   时间: 2023-04-04  【字体:

  本报重庆讯:“目前,项目部对照《基层管理负面行为清单》自查发现问题9个,7个问题完成了整改闭合,还有2个个性问题需要公司总部序列部门指导帮扶……”近日,五公司重庆轨道15号线项目党支部就开展的“未巡先改”工作情况,与该公司党委巡察办进行了交流讨论。
  该公司党委针对工程项目点多面广、巡察全覆盖时间跨度长的实际情况,结合共性问题屡查屡犯的现象,积极探索“未巡先改”工作机制,坚持预防和整改并重,将整改和巡察成果运用的关口前移,做细做实巡察“前半篇文章”。
  什么是“未巡先改”?如何做好巡察成果运用?该公司党委在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上下功夫,将近年来各级党委巡视巡察关注重点及基层单位存在的管理弱项进行全面梳理,为各单位列出了《基层管理负面行为清单》,涵盖了17类负面管理行为、100余项问题表象。并于2022年10月,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了“整治屡查屡犯,规范管理行为”专项活动,督促各单位对照清单开展自查自纠,积极推动整改前置,做到防微杜渐。
  “负面行为清单直观明了、分类细致、指导性强,直接告诉我们‘查什么’和‘怎么查’,非常接地气。其中还列出了许多易忽视的管理漏洞,有利于我们发现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该公司渝黔铁路4标项目党支部负责人表示,对存在的问题,将认真研究、立行立改,持续规范项目管理行为。
  “为确保‘未巡先改’工作质效,项目内部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牵头,按季度组织关联部门交叉监督,采用积分制将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并运用于绩效考核中,考核奖罚费用从每季度末的动态绩效考核中提取。”该公司重庆轨道18号线项目党群工作部负责人说。
  《基层管理负面行为清单》下发后,该公司各单位按要求召开了专题部署会,利用项目内部排查、总部与分部之间交叉检查、片区内项目交叉监督等形式强化自查自纠,各单位主动对标对表,认领共性问题,查找个性问题,挖根源、找症结、定措施,变被动的“要我改”为主动的“我要改”。
  在查清病灶、对症下药上下功夫,也要在督促落实、跟踪问效上出实招。2023年,该公司党委、纪委将“未巡先改”工作开展情况,纳入本轮巡察、纪委日常监督检查和年度党建责任制考核中,全面压紧压实基层党组织“未巡先改”的主体责任,以及党组织书记“未巡先改”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在巡察、督查中发现的应改未改、改后又犯的,下发纪律检查建议书,跟踪督办,问题严重的坚决移交公司纪委提级处理。
  该公司党委通过“未巡先改”,既能把共性问题、屡查屡犯问题整改在巡察之前,让各基层单位心里有“压力”、肩上有“重担”,自觉对照清单、深化整改,又有助于巡察组提高发现问题的精准度、敏锐度,实现未巡先知、同题共答,“未病”早防、“已病”早治,放大了巡察综合效应。
                                    (徐卓  王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