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 花

编辑发布:宣传部报社   时间: 2023-04-04  【字体:

养 花
刘欣
         
    “闺女,花收到了,要怎么养呢?”
  “闺女,保鲜剂一次放多少?”
  “闺女,今天洋牡丹已经开了一些了!”
    快到“三八”妇女节了,老早就开始寻思给母亲买点不一样的礼物。碰巧我买了一束洋牡丹养得特别好,心想,不管哪个年纪的女人都是喜欢鲜花的,今年就买鲜花给老妈吧。
  自从给母亲网购了应季花材之后,她每天都要在微信上跟我交流养花的信息。一开始还说不要给她买花,又贵又麻烦,结果还没收到花的时候,就开始研究起怎么养花了,果然心口不一是40后老母亲的通病。
  “闺女,我这收到的没有白色的洋牡丹,不过有一款大红色的,也不错,总共插了3瓶花,插得最好的那一瓶,放到家里最显眼的地方了。”妈妈笑着跟我“汇报”她的插花成果。
  “妈,我这养了十几天了,丑丑的小花苞都变成了大花朵,等过阵子你的花也会盛开的,等着吧。”我们娘俩一个在湖北、一个在山西,却似乎在同一个空间,共同欣赏着属于我们的这份春日美景。
  其实我自己也是第一次买洋牡丹,粉、白、黄、红、橙,每一种颜色都很清新淡雅,每一种搭配都会有惊喜的发现。但让我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把这份美的体验也传递给了母亲。
  母亲是一位70多岁的农村老太太,他们那一辈人,习惯于勤俭持家,习惯于吃苦耐劳,却不太容易学会享受生活。劝说也是不管用的,只能一点一点影响她,就像母亲一直影响着我一样。
  母亲的学习能力一直是在线的,据她说,小时候上学总是班里的前三名,后来因为家里穷就只读完小学。我记事后就知道母亲干活很快,包粽子、做花馍、烙月饼都是她的拿手绝活,做得又快又好看。前两年跟母亲学包粽子,在她手把手的教导下,我仍没学会,更别说怎么包得好看了。母亲近几年学习使用电子产品的速度也很快,最开始只是帮她注册了微信方便联系,后来突然发现母亲会在朋友圈点赞、留言,也会刷视频,让我们很惊喜。不过,有时候她也有点“沉迷”网络,给我们的家族群转发各种她觉得有用的信息。侄女有时候会调侃我母亲:“奶奶,该睡觉了,你比我们都能熬夜。”
  母亲的“优点”很多,比如,她常常能秒睡,上一秒还在说话,下一秒就开始打呼了;她常常找不到东西放到哪里了,等好不容易找到的时候,就会自叹一句可算找到了;她常常表扬我做饭好吃,虽然我的粉丝就只有她和我儿子俩人;她常常在我的生日过了之后才能想起来,却能准确记得村里庙会的日子;她常年脸上不抹油,却皮肤光滑细腻,让人注意不到她脸上的皱纹,于是我总是忘记母亲的年龄,觉得她还很年轻……每次想起母亲身上的趣事,我总会不自觉地嘴角上扬。
  昨天,母亲发来视频,镜头里,一朵朵盛开的洋牡丹,姹紫嫣红,娇艳欲滴,在春日里竞相绽放、美不胜收。
  (作者单位:四公司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