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之花绽放在亚洲最长地铁环线
让青春之花绽放在亚洲最长地铁环线
——记“中国铁建青年文明号”一公司武汉地铁12号线项目部
陈利华
武汉轨道交通12号线全长59.9公里,设站37座,是世界第二、亚洲第一长的地铁环线,与线网中其它18条线路实现换乘。其中,由一公司武汉地铁12号线项目承建的中一路站,为全线规模最大、施工难度最高的车站。该站沿后湖大道东西向布置,形成8号线、12号线、21号线三线换乘。
该项目现有职工39人,其中青年职工27人。自开工以来,该项目先后荣获武汉市“最佳覆盖工地”、武汉市“标杆工地”、2022年度江城文明工地、集团公司文化建设先进项目等多项荣誉。近日,他们又被中国铁建团委表彰为2022 -2023年度“中国铁建青年文明号”。
就是这样一群青年员工,他们以倡导职业文明为核心,强化管理,制定计划,明确目标,落实举措,不断推动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轨道迈进,在青年素质教育、青年岗位创效、青年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塑造了一支思想过硬、业务娴熟、纪律严明、作风扎实的青年员工队伍,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首首青春赞歌。
环保施工,他们是先行者
“作为新时代青年人,我们要践行环保理念、坚持绿色建造,以实际行动推动节能减排和绿色施工。”在征集项目管理建议时,团支部书记李雪柔提到。
为了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该项目青年团队采用环境监测、洗车和围挡喷淋等智能化系统,实时监测施工区内粉尘等污染物的含量,并采用集安全防护、照明、降尘、公益宣传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装配式围挡,在保证除尘效果的同时,有效减少了噪音和水资源消耗。他们依托安全教育培训基地,利用VR、3D等技术,设置15项安全体验项目,其中VR智能体验项目同时内置了“物体打击”“高空坠落”等安全体验课题和VR虚拟展馆等,为全线服务培训6000余人次,实现了管理和作业人员全覆盖。他们建立青年安全示范岗,由专职安全员以及文明施工管理员,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和环境治理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文明施工理念,提升一线作业人员的环保意识,营造“人人讲文明,人人树新风”的氛围,为湖北省创建文明城市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创新创效,他们是奋进者
“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新时代登高文化内涵,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大力弘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用优秀文化凝聚智慧力量。”这是该项目经理姚海涛在各种会议上向年轻人倡导的一个理念。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青年员工创新思维,全面落实“低成本”战略,利用“金点子”提升效率、节约成本。青年突击队深入现场一线,服务生产、服务工人,促进节能增效常态化:一是以“开口项”开源,项目青年团队以总工为首,紧抓施工中的“开口”项目,通过多次对接,不断优化施工和技术方案,既解决了初步设计方案实施难度大、周期长的问题,又合理增加了项目收益。二是物资直供降本,该项目通过钢材直供、定轧和水泥直供等方式降低成本,既解决了现场H型钢和钢立柱损耗率高的问题,又减少了中间商、降低了采购单价。三是优化方案创效,该项目深入研究现场实施方案,通过调配基坑开挖土方、调整顶板部分基坑支护结构形式和主体围护结构桩孔周边回填砂等方法,合理优化非必要部分,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同时实现了降本增效。
同时,该项目积极推进智能化建设,按照“建百年地铁,筑精品工程”的要求,大力推行标准化工地建设,引入环境监测管理系统、工地实名制人员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管理系统、智慧体验馆、智能化洗车台系统、多媒体工具箱等设施,被武汉市地铁集团及武汉轨道交通12号线建设运营有限公司评为全线标杆工地。
文明建设,他们是践行者
该项目十分注重对青年员工的文化引导,积极开展“青”字头活动,通过策划组织“青年素养提升工程”等,打造优秀的青年文化:他们积极践行群众路线,坚持融入青年内心,帮助解决青年婚恋问题,关注青年员工心理健康,用心用情关怀青年。利用职工书屋、职工活动中心等自有资源,组织开展职工电影文化节和集体生日宴,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活动为契机,开展“送清凉 保安全 促发展”、爱心理发等关爱活动近40次。此外,项目团支部以“祁建光志愿服务队”为载体,积极组织广大青年下沉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和城市文明创建活动23次,下沉人员近60人次,帮助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累计获赠三面锦旗,发挥了广大青年在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任务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彰显了新时代铁建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在宣传报道工作中,他们鼓励、动员项目青年员工积极写稿、投稿,多渠道、多角度报道项目重要事件、总结典型经验,先后在人民日报客户端、学习强国、湖北日报、长江日报等媒体发表新闻报道130余篇,不仅起到了凝聚共识的作用,青年员工的文字水平也得到了有效提升,为项目树立了精品标杆工程的良好形象,提升了知名度,扩大了影响力。
人才培养,他们是传承者
该项目坚持“以人为本,德才共举”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传帮带”的方式,以业务培训、实操演练等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导师带徒”特色培养工作,全力推进青年人才培养。
该项目定期召开座谈会,开展交心谈心活动共计30余次,全方位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并根据项目实际,制定下发了《人才梯次培养方案》,明确了师徒选配、跟踪培养、轮岗计划、家庭回访、交心谈心等环节,积极督促新入职青年员工每月撰写学习心得,总结收获和经验,夯实成长基础。并组织新员工进行自我评估,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爱好特长,为他们选配合适的导师。两年来,该项目共结成师徒22对(入职型13对,成长型9对)。该项目还针对不同的专业岗位,为每名新员工明确个人年度培养计划,将理论讲解和实操演练相结合,强化业务相关部门的轮岗学习,不断丰富新员工的知识储备。该项目每季度还召开导师带徒总结分析会,对带徒效果进行总结考评,定期反馈工作成效,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并及时纠偏。两年内,该项目晋升部长5人,纳入后备干部库2人,营造了互帮互学、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的工作环境。
“‘牢记使命,敢于担当,创新发展,勇攀高峰,打造世界级精品工程’是我们的承诺,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团结引领项目广大团员青年挺膺担当、砥砺奋进,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为建成武汉人民的优质工程、精品工程、放心工程和推动湖北省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正能量!”该项目党支部书记刘友斌由衷地说到。
栏目名称:登高精神
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