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轨公司:主动求变迎战“承上启下”工程

编辑发布:宣传部报社   时间: 2023-06-05  【字体:

  本报辽宁沈阳讯:“吊装完成!”5月16日下午16时许,伴随着现场一片欢呼,沈阳地铁首个地上转地下的高架区间——余良站至甘官站区间高架桥完成超危大钢箱梁吊装,比原设计连续梁施工工期足足提前了4个月。

  据了解,沈阳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大致呈东西走向,线路途经铁西、和平、于洪等五大城区,全长约41.7公里,采用高架线及地下线方式敷设。在这条“上天入地”的线路中,城轨公司承担着“一站、一区间、一出入场线”的施工任务,而余~甘区间正是3号线“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

  “该区间承接由高架桥转入地下隧道的线路转换,由高架段、路基段、浅埋明挖段及盾构区间四部分组成。”据项目负责人赵占强介绍,在集“四步施工”于一身的余~甘区间中,跨径50米、总重量达455吨的钢箱梁施工更是关键中的关键。

  时间倒回至2021年5月。那时项目刚刚上场,精于“管理创效”的建设团队发现余~甘区间高架段原设计方案为48+80+48米连续梁工法,该工艺最大的弊端就是施工周期长,对于满足全线整体施工进展存在一定制约。“想要加快施工节奏,我们开始在方案变更上开动脑筋。”说干就干,在沈阳地铁集团的大力支持下,该项目先后组织30余次专题会,向专家、设计、咨询等单位汇报施工新思路,深入对比分析不同工法利弊,最终将原方案成功变更,采用了更为安全高效的钢箱梁施工。

  跨度超36米、最大间距达50米、最重段单重100吨、总重量约460吨……为保证钢箱梁工程的施工安全与质量,该项目成立了钢箱梁施工专项小组,遴选有经验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共同参与管理。

  由于工程线路跨越城市道路、老旧房屋拆迁区和农田耕地,各单元的地基承载力差异较大,想要在软硬不均的地面上架装“大吨位”钢结构绝非易事。“想要做到‘举重若轻’,我们一方面提出对施工区域地基进行换填补强,另一方面通过完善应急预案,确保了梁体施工过程万无一失。”

  在“换填”工作中,该项目采用对地基破坏性小、沉降量低的换填法对现有地基进行置换,过程中严格控制工程含水量、垫层厚度及宽度、砂石系数等指标,以充分满足施工要求。在前期工作筹备中,针对钢箱梁超高超宽梁体运输、分段吊装和涉及高处作业、用电作业、密闭空间作业等特点,该项目提前勘察沿途路况并规划运输路线,指定专人进行梁体验收,引进650吨重型吊车并提前试吊,配备千斤顶以备梁体预拱度不足时迅速微调。

  钢箱梁正式吊装当日,在现场人员的紧密配合下,整套吊装工序行云流水。“起吊—人工牵引配合—矫正下落位置—落钩”,只见6段钢箱梁在专业技术人员和吊车司索的指挥下,逐一精准落入指定位置,为这项超危大的吊装工程画上了圆满句号。

  “余~甘区间钢箱梁的成功吊装,不仅开启了沈阳高架施工工艺新篇章,也为全线其他5个标段的钢梁吊装积累了成功经验。”目前,该项目所承建的高架站余良站已于2022年10月完成主体结构封顶,余~甘区间高架段共计14孔现浇箱梁和1孔钢混结合梁已完成90%,钢箱梁的顺利完成标志着高架段施工已步入尾声,为加速全线工程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据悉,建成后的沈阳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将与现有地铁一号线东西并行,成为第二条交通大动脉,所形成的新旧城区交通主干线,将极大缓解滑翔、砂山、南湖等老城区交通压力,为于洪新城和铁西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新兴城区交通出行插上腾飞翅膀。

                              (周述平  孔海彦  魏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