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三力”强基固本 红色品牌创誉江城
党建“三力”强基固本 红色品牌创誉江城
唐里 肖遥
今年3月,中国铁建党委下发了《关于命名中国铁建第三批示范党支部的决定》,四公司武昌滨江核心区项目党支部榜上有名。这是继遵义高铁新城项目部被命名为第一批中国铁建示范党支部、四公司贵南高铁项目被授予“中央企业基层示范党支部”和第二批中国铁建示范党支部之后,集团公司基层党组织建设获得的又一殊荣。
武昌滨江核心区项目是目前华中区域规模最大的地下联通道工程,是武汉市第一条与城市滨江地下空间融合共建的城市交通隧道,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超级地下工程”。
进场两年来,该项目党支部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践行拼搏文化,紧紧围绕“创誉、创效、育人”目标,推行精细化管理,生产经营和全面建设成效明显。
2021年3月,中国铁建党委书记、董事长汪建平来到该项目调研,对项目创新创效成绩和“幸福项目”创建经验给予高度评价。该项目还先后迎接了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等开展的现场调研,并获得一致认可。
为打造示范党支部,该项目党支部聚焦提升“引领力”“影响力”“硬实力”,找准党建与生产经营最佳结合点,形成了深度融合、共建共享、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
做强红色品牌,筑牢战斗堡垒,提升党建引领力
该项目上场后,按照“四同步、四对接”要求,及时设立项目党纪工团组织,健全了组织机构。因地制宜建设的标准化党员活动室,在四公司范围内全面推广。为夯实党建工作基础,该项目党支部实行“清单式”管理,以《党支部工作手册》为遵循,将年度党建工作计划、“第一议题”学习、“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细化到每季度、每月,扎实开展党支部建设活动,形成了标准化规范化党建工作机制。
对照四公司党委一年一个党建主题实践活动总体安排,围绕“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活动,该项目党支部打造了“学党史见行动、滨江项目党旗红”支部特色品牌,通过制定创建方案,过程中全面推进、定期总结、严格考核,实现了创建过程的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规范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是我项目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助推器’。”该项目党支部书记肖遥介绍。除了定期组织项目领导班子开展集中学习、做好责任分工之外,他们还结合项目实际,梳理制定了项目“三重一大”事项清单,并严格落实“议案提报及整理”“末位表态”等工作要求,会后党支部定期督查、通报会议决议执行落实情况,项目经理办公会累计审议议题380多个,党员大会、支委会会议累计审议议题110多个,各项决策依法合规、民主科学。
该项目地处武昌闹市区,施工协调难度极大,他们探索“党建为媒”,在扩大属地“朋友圈”方面大做文章。项目党支部强化与业主、地方单位的党建共建,开展多渠道、多范围的活动,实现了资源共享、良性互动。他们先后与驻地武昌滨江管委会、社区党支部达成“共建·共创·共享”协议,积极开展政企往来、红色教育、主题党日等活动。与武汉工程大学开展校企合作党建共建,双方在产教融合、创新基层党建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实现了项目党支部与高等院校共创共赢。还加强与地方应急管理局、交警大队、武昌医院等开展安企共建、警企共建、医企共建活动,进一步优化了外部环境。
做实人文激励,打造幸福项目,彰显党建影响力
每到上下班时间,几位身着工装、头戴安全盔的“骑行兵”,成为了武汉临江大道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是该项目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又一举措。由于项目工地与驻地相距较远,为了方便职工往返及缓解项目指挥车压力,倡导低碳环保出行,项目党支部通过征求意见及民主决策,专门为职工购置了7辆电动车,供大家上下班使用。
项目职工来自全国各地,为满足不同的饮食文化需求,他们定期开展食堂问卷调查,及时更新菜谱,每天供应新鲜水果、小饮品,保证职工营养健康。
与此同时,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特色团建活动,每月举办一次集体生日会,常态化开展“夏送清凉”“冬送温暖”活动,已经成为滨江项目员工的“幸福套餐”。项目还采取轮休、调休等方式,认真落实职工休息休假制度,用心、用情、用力为职工服务。种种暖心举措提升了职工的幸福感,员工“幸福指数”调查结果始终在四公司各基层项目中保持前列。
按照“激励大于管理”理念,该项目实施了多项激励措施,坚持每月开展先进部室、先进个人评比表彰,制作成光荣榜在项目大厅的大屏幕上滚动播放。
该项目还推行责任创效立项制,建立“一事一奖”专项奖励,已发放专项工作绩效考核奖励140余次,全面激发了员工的工作活力,形成了“人人有目标,个个有责任”的局面。在“责任创效立项制”活动推动下,该项目在BIM建设、施工现场管理、党建工作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项目管理实现了向创新型、创造型的转变,通过承接各类交流会、观摩会,总结出多项“滨江做法”工作经验并被广泛复制推广。
“企业价值观是诚信创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企业精神是逢山凿路、遇水架桥……”该项目还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专门开设了“滨江之声”广播站,各部室每天轮值播报上级精神、企业文化、安全质量规范、先进典型事迹等。
项目党支部高度重视宣传报道工作,坚持通过宣传报道内聚人心、外树形象,制定了宣传报道工作考核管理办法,将宣传报道任务分解到各个部室并及时兑现奖励。截至目前,累计在地市级以上媒体刊稿170多篇(幅),全方位、多形式、多角度展示了企业在“江城”武汉的良好形象。
做深融合文章,激发创先争优,锻造党建硬实力
基坑深、主线长、匝道多……进入该项目施工区域,就如同进入了错综复杂的迷宫,工程难度极大,施工组织极为复杂。
为强化现场安全生产管控,该项目党支部号召全体党员“创岗建区”,立足本职岗位,强化责任担当。他们在主环路各区段、13条匝道等重难点施工、风险较大的区域,分别设立党员先锋岗,按照安全生产、创新创效、青工成才等工作内容,分别建立红旗责任区,对每个党员推行“挂牌上岗”和“责任清单”,全面加强征地拆迁协调、合格物资保供、技术方案保障、资金支付、环境营造等“五大保障”,相关工作情况与个人绩效、年度评优等直接挂钩,激励党员当先锋、做表率。
项目团队青年占比高,为加速青年成长进步,他们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在技术管理部实行“代理部长”制。同时,坚持“后备干部竞聘上岗制”,通过竞聘演讲、面试答辩等方式,竞聘综合得分第一的候选人报公司审批后予以重用。上场以来,先后有12名员工在职务上得到晋升,9名员工取得各类执业资格证书,为四公司总部和其他项目输送8名优秀人才,项目经理姚青松晋升为四公司副总经理。
该项目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他们推行“领导班子+部室负责人、工点负责人夜间值班”制度,组织党员深入现场抽查落实情况,保障夜间安全生产。利用项目“产业工人业校”培训中心,开展“党员安全讲堂”活动,党员轮流上台为工人讲授安全规范。还将安全管理延伸到家庭,开展了“安全亲友团”活动,不定期邀请部分作业人员家属,到工地现场了解安全管理情况,参与班组工前安全教育,打好作业人员“亲情牌”。
该项目临近长江,有着较大的防汛压力,于是他们成立了防洪防汛救援队伍,通过定期的桌面推演,不断提升防汛抢险能力。2021年7月,项目组织党员突击队参与了河南省郑州市的内涝抢险,得到河南省政府高度肯定。该项目还承办了武昌区防汛抢险救援分队授旗仪式暨指挥员培训会,2022年6月正式加入武昌区防汛抢险救援分队。另外,该项目还经常组织开展“普法进工地”活动,实行“安全积分”与CIS隐患排查挂钩、分包商安全员纳入项目管理,定期组织各类安全知识考试,有效增强了全体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
在一系列创新举措的推进实施下,该项目先后获得股份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优秀项目部、集团公司第五批“示范党支部”和先进基层党组织、武汉市“工人先锋号”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工地(黄鹤杯)、江城十大智慧工地等一大批荣誉。
党的二十大强调,要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眼下,该项目党支部正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自觉扛起责任担当,持续创新工作思路,推动党建工作与施工生产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支部建设引领保障项目创新创效育人,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滨江智慧”和“滨江力量”。
图为该项目施工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