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公司淬火铸剑造就“硬核”人才队伍
五公司淬火铸剑造就“硬核”人才队伍
于玲玲
人才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近年来,五公司通过“选、培、育、管、用”措施,立足企业改革和发展实际,加大青年人才储备力度,优化培养体系、拓宽锻炼路径、强化学习培训,淬火铸剑造就“硬核”人才队伍。
业务学习打磨剑锋
“工程测量是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基础保障,平时要做好对仪器的定期检查,详细的测量成果能够为专业质量检查人员提供可靠的参考……”随着2023年新员工陆续加入到基层项目,一大批业务骨干走上讲台,手把手为新员工进行业务培训。
区别于以往学习模式,该公司以“专业化、职业化”为方向,采用“定期培训强素质、定人帮带提能力、定岗锻炼增经验、定向使用激活力”的“四定培养”模式,形成重实际、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格局。同时,他们充分利用“登高在线”平台,采取积分制形式,督促职工加强基础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在课程设置上,充分发挥“理论+实践”双向冲刺的作用,每堂课后均会布置小型实践作业巩固所学,让培训内容入脑入心。同时,每周小结时,该公司鼓励学员分享所学所想,让浓厚的学习氛围潜移默化,让人才培育高效推进。
目前,该公司累计在登高平台上传教学视频577个,共计9622分钟,参与10余个序列初级教材编写,助力集团公司“登高在线”教育平台按期上线。同时,该公司依托重庆市级企业技术中心、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等平台,与重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成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助力产学研合作持续深化,并与重庆交通职业学院联合共建西南地区最大的“智慧建造实训基地”,为人才培养厚植沃土。
优化锻炼提升剑艺
青蓝相继,薪火相传。为推动人才成长进入快车道,近年来,该公司结合企业发展形势和时代青年特点,不断探索、创新、总结,逐步形成了“导师入库、教学培训—师徒结对、主辅共培—线上线下、动态管理—专项比武、青锐成长”的“导师带徒”闭合运作模式。通过树立“赶、学、帮、超”的标杆和样板,实现“传、帮、带、育”全面提升的双赢格局,师徒结对覆盖率达100%,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和发展后劲。
导师入库+教学培训。该公司设立9大序列导师库,首先对入库导师进行培训,经业务序列认定合格后方可带徒。同时,因导师不负责而导致学员在专项比武中成绩排名末尾5%的,导师将被清除出库,且追回导师津贴。
师徒结对+主辅共培。为打造“一专多能”综合型管理人才,该公司按照业务交叉,实行“主辅共培”制度。主序列原则上一年,按照阶段性教学计划稳步推进;辅序列进行三个月,主要让徒弟熟悉了解交叉业务。
线上线下+动态管理。该公司利用线上“云培训”“云教学”、线下《师徒教学手册》,不断推动教学执行,确保“导师带徒”有所成效。
为确保“导师带徒”落实落地,该公司不断加强过程监管。公司业务序列和各单位每月更新师徒结对花名册,确保师徒任何一方有工作调动,徒弟始终有人带,公司团委、人力资源部及序列业务部门利用出差机会,随机进行抽查及专项检查。在考核方面,公司还通过比日常表现、比企业认知、比学习态度、比业务水平,让优秀人才尽管“闪亮”。
搭建云梯利剑出鞘
8月11日,该公司组织召开了后备项目经理竞聘会。这是今年举办的第4场公开竞聘会,一波又一波的竞聘热潮,吹拂在公司人才梯队建设的沃土上。
为搭建科学的人才成长梯队,该公司制定了《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实施细则》,优化和规范了后备人才选拔、入库、培养、使用、退出工作机制。三年来,通过组织推荐、序列评审、公开竞聘等形式,共吸纳公司中层和项目中层后备人才194人。该公司还持续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修订了《中层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并针对除项目班子成员外,项目部门副职及以上干部选用,制定了《非中层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在OA网站增设干部提职流程,推动干部选拔任用更加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