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穿罕见锚索区
济南地铁4号线双线贯通
本报山东济南讯:近日,由城轨公司承建的济南地铁4号线4工区经七路西站~纬十二路站盾构区间左线顺利洞通,标志着该区间成功实现长距离穿越锚索区,济南地铁4号线双线贯通。
济南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是省市重点工程,全长约40.3千米,共设车站33座。其中,城轨公司施工的4工区包含两站三区间及1个主变电所。
此次贯通的经七路西站~纬十二路站区间左线,全长约758米。该区间环境复杂、地质条件差,始发即穿越全断面胶结砾岩层及泉域复合地层;穿越全国首例154米长距离密集型锚索区,沿线建筑物基坑锚索近500余根侵入隧道断面区域,施工难度堪称全线之最。
据了解,预应力锚索属于柔性材料,无法通过盾构刀具切割,易造成刀盘、螺旋机被锚索缠绕堵塞,需进行盾构开仓清除锚索,增大了施工风险。
“穿越距离长、密集度高的锚索区,除确保地面‘零隆起、零沉降’外,施工中还必须将盾构机刀盘转速精确到1.4rpm,刀盘扭矩控制在4000KNM以内,做到分毫不差。”该项目负责人梁芝军介绍。
为保证安全前提下尽可能避开锚索区,该项目技术团队积极对接设计单位,从地铁车辆转弯半径、行车舒适度等因素综合考虑,不断优化线路方案,将区间左线锚索区影响由102米减少至52米,大幅降低了掘进风险。
锚索区内,该项目采用由旋挖钻切断并联合MJS加固(全方位高压旋喷注浆工法)方式施工,遵循“时间用完 空间占满”的工作原则,科学规划施工进度,安排专人盯控清障质量、收集分析数据,为后期的盾构施工提供了有力支撑。在MJS加固施工期间,严格控制水灰、注浆量及注浆压力,确保了后期盾构开仓安全。
穿越锚索区期间,该项目提前召开盾构施工专题会,对前期工程质量及清障效果做了详细的总结分析,最终经过刀具选型后,采用盾构强推施工法穿越锚索区域。掘进过程中,通过调整盾构机刀盘转速、扭矩,精准控制掘进速度、推力,达到了75分钟掘进一环的高效率,比原计划每环的掘进时间节约了150%,用15天时间安全、快速完成了穿越施工。经检测,穿越完成后,锚索区内累积沉降量小于设计范围以内13毫米,经十路路面“零隆起”,远高于一般盾构施工精度要求,标志着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穿越长距离密集型锚索区实现了零突破。
据悉,济南地铁4号线承担着串联济南城市发展的“脊柱”通道作用,建成后,将有效缓解济南市东西向交通压力,对拉伸济南城市框架、引领城市东西发展轴线、支持功能区发挥重要的作用。
(雷文文 张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