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化改造:让城市“呼吸”更顺畅
云南昆明讯:2024年初,全国多地迎来雨雪天气,家住昆明的王先生却不像往常一样烦恼。“以前小区地面凹凸不平,雨天路面积水、地下‘返水’是常有的事。现在小区经过翻新改造,积水消失不见,再也不用担心雨天踩一脚脏水了。”
这样的变化,源于该小区进行了海绵城市建设的配套工程改造。自2022年入选成为全国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以来,昆明加强海绵城市建设投入,在全市范围内开工了多项居住社区、道路广场、公园绿地、城市水系等低影响开发类海绵城市项目。
海绵城市是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很多城市被钢筋混凝土包裹“身躯”,“毛孔”被堵塞,普遍存在“逢雨必涝、雨后即旱”的现象,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尤为迫切。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同时,系统考虑“污水厂-地下管网-河-湖-公园”等一体化治理,告别“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一条条透水路、一个个雨水花园、一块块下沉式绿地……处处诠释着昆明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匠心。城轨公司参建的昆明市盘龙区鼓楼沟汇流片区防洪排涝提升及雨污分流改造工程(二期)正是海绵城市配套工程,施工内容主要包括庭院小区内部雨污混接与错接管道的改造、市政道路排水管网完善、新建部分排水管道等。建设过程中,该项目通过梳理庭院小区排水系统,确定主干系统功能定位,对错接漏接口进行改造,实现了主干系统雨污分流。对于可以剥离干净的雨水管道,优先考虑引入就近市政清水通道。对于排水系统不完善的区域,则新增一套排水系统:现状合流排水管道改造为污水管道,新建雨水管道收集屋面及道路雨水,使埋地排水管道实现雨污分流。
该项目严格按照“全域系统、蓄排并举、污涝同治、智慧管控”的总体思路,对小区绿地进行了海绵化改造,通过建设植草沟、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等,使雨水能够迅速渗透,在提升景观效果的同时,满足了‘小雨不湿鞋,大雨不内涝’的要求。如今,该小区已对地下管网、楼房外立面、路灯、大门等配套设施进行了翻新建设。通过细致的海绵化改造,让老旧小区更有“里子”、居民生活更加舒心。
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中,该项目结合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内涝治理、城市水环境改善等工作,将“海绵”理念系统性融入其中,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海绵城市建设之路。
(杨方超 吴龙 余郑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