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温高铁开始联调联试
浙江金华讯:5月18日,随着首趟检测列车从桐庐东站出发驶向温州北站,标志着由我集团三、四、五、六、七(桥梁)公司参建的杭温高铁正式启动全线联调联试,全线开通运营进入倒计时。
杭温高铁是长三角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浙江省内实现杭州、金华-义乌和温州三大都市圈1小时到达的最快捷通道。该高铁北起杭州市桐庐东站,向南经过金华市、台州市,到达温州市,引入改建后的温州南站,线路全长26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设9个车站。工程建设分为两期,一期为义乌至温州段,二期为杭州至义乌段。
集团公司承担了杭温高铁一期15座隧道、16座桥梁、14段路基、一期全线铺轨、义乌站场改造等施工任务以及575榀箱梁的预制、架设任务。
西山隧道是全线最长的高风险隧道,存在高地温、岩爆、涌水等不良地质,作业面温度最高近40℃,最大日涌水量达53000立方米。建设过程中,四公司采取增加通风设施、工地现场制冰等措施降低洞内温度,采取超前锚杆加固、掌子面喷水释压、超前施钻应力释放孔等方式控制岩爆风险,并建立多级抽水泵站进行梯级排水,及时排除涌水隐患,确保了工程平稳有序推进。
在建设全线样板工程——朱店隧道时,五公司采用“5G+智能化+信息化”融合技术,搭建贯穿隧道施工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时定位施工人员的位置轨迹,进一步保障了隧道施工安全和效率。同时,采用湿喷机械手、液压仰拱栈桥、二衬数字化台车等创新工艺工装,为隧道顺利贯通夯实了安全质量基础。
义乌特大桥全长16342.27米,是杭温高铁一期最长桥梁、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建设过程中,钢盖梁吊装施工尤为关键。五公司项目团队严格落实方案要求,规范起吊、就位、拼装等关键工序的操作流程,实时监控吊装速度、空间位置、风速风力、牵引力等相关参数,全程掌握机械运转的工作状态,确保了整个吊装过程平稳有序、高效完成。
秉承着“精品杭温,绿色杭温”理念,七(桥梁)公司提前规划、合理布局,在建设石塔制梁场时,对占用耕地部分进行表土剥离,共剥离出肥沃表层土约7万立方米,取得了良好环保效益。此外,他们还创新工艺,改造了箱梁喷淋养护系统,解决了喷淋水管固定不牢、梁端局部位置养护不到位的情况。
六公司累计投入提运架设备7台(套),对SLJ900型架桥机加装最新的防跑偏系统,极大增加了运梁过程的安全性。并研制了SLJ900型架桥机液压系统合流控制装置,有效消除了SLJ900架桥机大坡度、重载运梁时的前后车驱动压力差,大幅提高了运梁效率,降低了设备故障率和维修成本。
为安全、优质、高效组织铺轨施工,三公司采用WZ500型铺轨机组和BLCP500型本邻两线长钢轨新型铺轨机组两种方式进行铺轨施工。其中,BLCP500型本邻两线长钢轨新型铺轨机组由我集团自主设计研发,可满足无砟、有砟轨道本线和邻线长钢轨铺设等多种工况的施工作业,实现“走单线铺双线”的跨线铺轨,大幅提升了铺轨施工效率,降低了安全风险。
杭温高铁建成通车后,将有效串联杭州、金华、台州、温州的旅游资源,沿线仙居、磐安、东阳、浦江等地将正式迈入高铁时代,对完善区域路网布局、促进长三角城市群联动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黄晨阳 杨璇 刘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