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雄熙:灼灼芳华映初心
祁雄熙:灼灼芳华映初心
唐业堡
在“千载诗城”—安徽池州,池黄高铁如一条蜿蜒的巨龙盘桓延伸,书写着大道如虹的壮美画卷。它的建设者之一——二公司池黄高铁项目经理祁雄熙放眼前方,自豪和责任溢满心间。
五大连池房建、平钟高速、武广铁路、石武铁路、成渝铁路、海南市政、杭黄铁路……他的足迹遍布祖国各地,时间在变,职务在变,但是他对铁建事业的热爱之心没有一丝改变。
勤学苦干成尖兵
把镜头伸向时光隧道,剪影祁雄熙,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他对工作孜孜不倦的追求、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近乎迷恋的热爱,这些早已渗入他的骨髓……
1999年的夏天,从华东交通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专业走出来的祁雄熙,选择将自己风华正茂的青春年华挥洒在风餐露宿的工地上。
五大连池房建项目地处黑龙江省,是该公司首次对外承揽的房建工程。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图纸、陌生的施工资料、陌生的房建工程工艺工法……这一切都曾是他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心里一度迷茫,不知所措,甚至情绪低落。所幸,他沉下心调整了心态,迅速适应环境,完成了角色转变。
“书本与实践是有差距的。一线职工经验丰富,年轻人一定要向他们多学多问,汲取宝贵经验。”项目老前辈语重心长的教导,至今仍在他的耳畔回响。现在,祁雄熙也经常和新员工分享心得:“到施工现场就要做好心理准备,仔细发现问题,不懂就问,在实践中提高能力,以技服人。”
那时的他,白天蹲守在现场,记录施工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对现场的人员、材料、技术进行全面学习。晚上,他坐在办公室翻书本看图纸学规范,为自己的小目标积累经验和知识。由于勤学苦干,他迅速成为项目的技术尖兵,并多次被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优秀工程技术人员。
提起过往拼搏奋斗的峥嵘,祁雄熙感慨尤深:“我们干的是技术活,更是良心活,既然领导信任我们,就得想尽办法干好这份活!”经历了五大连池房建项目、平钟高速、武广铁路、石武铁路、成渝铁路等项目的锻炼,给他带来了长足的进步,让他拥有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一流的技术水平,也磨砺出他过人的坚毅和细致。
2011年11月,祁雄熙担任该公司海南市政项目经理,全面负责项目管理工作。作为该公司在海南市场的窗口工程,他按照总体工期要求,大力推行关键工序技术员旁站制度、全员管安全,积极开展劳动竞赛……经过系列有效举措,该项目安全、质量、进度、效益全面受控,胜仗一个接一个。凭借着该项目良好的履约能力、市场口碑和信誉,该公司相继在海南市场揽获了多个市政房建项目,实现了区域滚动发展。
精雕细琢铸丰碑
2021年12月7日,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发布了2020—2021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名单,该公司承建的杭黄铁路榜上有名。这一国家级荣誉的背后,充满了祁雄熙和他的团队持续科技创新攻坚克难的故事。
杭黄铁路全长265公里,穿越浙江、安徽两省,沿途串起了西溪湿地、千岛湖、绩溪龙川景区、黄山等“5A”级国家风景名胜区,形成了一条世界级黄金旅游通道。对于见证这条铁路从图纸设计,到隧道、桥梁、路基成型,再到通车运营,与之相处4年多的祁雄熙而言,他在最美的年龄遇见了“最美”高铁线。
2014年7月,二公司成功中标杭黄铁路2标,线路全长25.4公里,是全线10个标段中紧临既有线最长、安全风险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标段。
谁能创誉创效?谁能继续干好现场赢得市场、实现滚动发展?几个常务副经理的后备人选,“放电影”似的在公司领导班子脑海中不断回旋、考量,慎之又慎。
“让祁雄熙去!稳重、踏实、有担当,心还特别细。”领导班子一致意见选中了他。
“建设中国最美高铁是项目的总体目标,也是杭黄铁路2标建设者的初心。”祁雄熙介绍,“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项目花了很多心思、做了许多工作,有创新,也有成果。”
金锅岭隧道是杭黄铁路全线第4座长隧,全长3646米,集岩溶、断层破碎带、裂隙富水多、软岩大变形、低瓦斯气体、多处穿越堆积体等多种不良地质于一体,且紧邻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环水保施工要求高,被业主称为“黄山第一隧”。
在金锅岭隧道施工中,祁雄熙和项目管理团队充分发挥隧道专业队伍优势,组成开挖、支护、衬砌作业班等机械化施工作业线。此外,为加快施工进度,他们还采取进口、出口、斜井三个作业面同步施工掘进,保证了隧道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实现了“安全零事故、质量零缺陷、环水保零投诉、工期零延误”的管理目标。
桥隧相连,路基延绵。如今,让祁雄熙引以为傲的不仅是成功获评国优奖,还有他们在施工后留下的绿水、青山。
为建设一条绿色铁路,祁雄熙和项目管理团队着眼项目特点,锁定建设生态高铁的目标,对路基路堑边坡、隧道洞门、车站进行绿化,并对沿线弃土弃砟场进行复垦复绿处理,做到“一站一景”“一处一景”。除此之外,他们还充分融合杭黄铁路沿线地域文化,综合考虑功能性和艺术性,让杭黄铁路成为流动的绿色长廊。
每一滴辛勤的汗水,都会成为秋收时一颗颗沉甸甸、金灿灿的果实。在祁雄熙的带领下,该项目先后获评国家级优质工程奖2项、省部级优质工程奖6项、省部级工法2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省部级QC成果6项;连续3次荣获“铁路施工企业信用评价第一名”及杭黄铁路开通达标评定第一名,为企业赢得了荣誉。
青春奋斗正当时
虽满载盛誉,但祁雄熙逐梦的脚步却从未停歇。
2020年1月,他再次被委以重任,担任该公司池黄高铁站前一标二分部项目经理。该项目全长18.3公里,施工任务重、建设标准高、质量管控严……困难如遍地山川,一重又一重,但祁雄熙和他的团队们丝毫没有退却。
“不等不靠,主动出击,坚守施工第一线”是他的一贯作风。为了把项目实际情况吃透摸熟,祁雄熙和项目团队爬山、下沟、翻越栅栏,绘制图纸、编制总体施工组织设计,优化施工方案等,没有片刻停息。
围绕“开工必优、一次成优”的质量目标,他积极优化施工方案,针对隧道施工难点挖掘科技潜力,推广应用先进设备。同时还加大工艺工法的研究,带领项目团队自主研发了钢拱架连接板定位卡具工艺等10余项新型工艺,在节省工序时间的同时,有效提高了现场施工质量。项目承建的路基、桥梁和隧道也多次迎来兄弟单位的观摩学习并获得一致好评。良好的管理,使项目多次获得业主颁发的“优胜隧道工点”“优胜桥梁工点”“优胜路基”等奖牌,既赢得了信誉,也为公司站稳安徽市场积聚了正能量。
“对项目的管理,其实就是对人的管理。”这是祁雄熙总结的管理之道。
“员工的伙食一定要弄好。年轻人要珍惜青春时光,多学习、多考证……”每个项目进场,他首先考虑的是要为员工打造一个温暖的“家”。
“有家乡味的员工餐厅、多功能的职工书屋、导师带徒纳入一把手工程……”众多创新性的举措接踵而至。
在他的精神感召下,一批批跟着他干的年轻员工也都成长为毫不逊色的行家里手。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历经淬炼,25年的奋斗,祁雄熙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
细品他的履历,忠诚担当是一道闪亮的标签,这些拼搏实干的故事正在发生,也将继续发生……
图1: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的杭黄高铁。
图2:建成后的池黄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