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创“优” 精细见“效”
——二公司西十铁路项目施工纪实
管理创“优” 精细见“效”
——二公司西十铁路项目施工纪实
唐业堡
天竺山一号隧道正洞掘进过半、山阳跨福银高速特大桥即将合龙……声声捷报见证着西十铁路(陕西段)的骨架逐渐丰满挺拔。成绩的背后,凝聚着二公司西十铁路项目建设者精细化管理的担当与智慧。
二公司是西十铁路(陕西段)建设的“主力军”之一,参建西十铁路陕西段全线控制性工程——天竺山一号隧道、山阳跨福银高速特大桥以及山阳站站场等工程。施工过程中,该项目准确把握发展形势、科学谋划思路举措,紧紧围绕成本管理、技术革新、创新创效等方面,以精细化管理为重要抓手,持续把“精、准、细、严”向全员、全过程延伸,推动项目管理向精细化、高效化和长效化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精准施策定向,打造品质项目
如何实现工程优质、效益优良?在工前阶段,该项目围绕“成本管理”核心,结合实际明确提出了“五线一增强”,即“标准化建设的示范线”“信息化管控的数字线”“新技术应用的创新线”“绿色化建造的生态线”“精细化施作的品牌线”“增强项目全员创誉创效的文化氛围”这一总体建设目标。
该项目把做好进场施组策划作为项目创效的主要抓手、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举措。项目进场后,协同公司策划组进行以技术方案管理为抓手、成本管理为核心的施组策划及二次经营衔接交底,围绕项目管理架构、施工方案优化、经济指标筹划、资金使用计划等预控目标展开超前谋划。同时结合已有图纸、标前测算、合同价格条款及质量技术条款等进行分析,加强技术与经济比选的融合衔接。在施工阶段,及时对策划和施组实施情况开展“回头看”,确保项目整体方向不偏移。
该项目还根据公司规章制度,结合实际优化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流程、优化管理职责、编制项目精细化管理清单、建立全员责任矩阵,实现“一岗一策、一人一表”的360度考核体系。他们还在保证工期、质量、安全等前提下,围绕项目技术、经济、资金“三条主线”,做实做细项目方案预控、成本预控和资金预控,保证项目顺利实施,提升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
聚焦创新创效,赋能提质增效
狠抓二次经营、推行地材自加工、实行水泥和火工品直供、强化方案优化、开展技术创新……该项目聚焦全周期管理,积极寻找切入点,真正实现“一切成本皆可控、一切成本皆可降”工作要求,争取降本增效最大化。
“强化过程管控精细化,提升施工效率和效益,想方设法创效节支,让一点一滴的效益留在企业,是我们倡导的鲜明导向。”该公司副总经理兼项目经理刘汉良介绍。比如,他们利用隧道洞渣加工碎石用于主体混凝土与级配碎石,通过砂石骨料加工,形成“一条龙”产出供应链;全力开展水泥和火工品直供,减少中间环节,不仅保证了水泥和火工品供应平稳、质量可靠,还拓宽了创效渠道。
该项目还将方案优化作为提质增效的制胜法宝,坚持围绕“质量、安全、工期、效益、环境保护、技术革新”等多个方面,寻找方案优化突破口,先后完成洞渣置换商砼、弃土消纳优化、拱架间距调整、隧道工法优化等多个方案优化,在提升效益的同时,也为施工顺利进行扫清了障碍。
此外,该项目还依托重大铁路工程建设,积极应用智能机械设备,开展微创新应用及科研课题研究。天竺山一号隧道全长14.742公里,隧道地质条件复杂,不良地质多,施工风险高,技术难度大。在隧道施工中,项目团队坚持“以工装保工艺,以工艺保质量,以质量保安全,以安全保进度”的思路,广泛运用智能数字化二衬台车、自动化养护台车等工装设备,持续加大“五小”发明、工装改进研发应用,创新制作了扇形无痕冲顶工装、矮边墙柔性调整块、V型缝工装、锁脚锚管安装定位等20多项新型工装工艺,同时取得5项新型专利、2项省部级QC成果。
在全面推进创新创效的同时,该项目还大力推行“一事一议、一事一奖、一步一奖”考核奖励机制,先后累计兑现创效奖励达数百万元,既促进了降本增效,又增加了员工的合理收入,实现了项目的良性发展。
锚定精细管理,凝聚发展合力
该项目管段全长20.717公里,其中隧道总长度就达17.231公里,施工点多面广、工序繁杂、班组分散,给现场终端管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为提升现场管理水平,该项目以提升施工工效为主线,大力开展“隧道提速增效”“标准化班组建设”“特殊工点专项包保”“网格化管理(洞长制)”等一系列专项管理活动。比如,根据隧道施工特点,每个隧道洞口以作业工序为基础划分5个小班组,相互之间有机衔接,形成“小网格”服务“施工生产”的工作格局。通过标准化班组建设,该项目隧道围岩掘进、立架、出渣及喷射混凝土和初支工效显著提升。
该项目还按照360度考核要求,推行“红黑榜”考核评价机制,通过项目部内部评价、项目部对分包商正向评价和分包商对项目部逆向评价等三种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基层民主,真实客观反映项目各层级和分包商的管理水平与履约能力,倒逼各级主动加压力、改作风、强质量、增效能。
此外,该项目还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项目高效推进的重要抓手,把“精、准、细、严”落实到安全生产、质量管理、科技创新等各个环节,深入开展创岗建区、劳动竞赛、技能比武、党员“双创”争先、青年安全岗创建等各项活动,为项目扎实推进精细化管理和全面实现提质创效目标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实现精细化管理与党建工作同频共振、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科学的施工组织,精细的管理举措,换来了令人振奋的成绩:先后3次取得信用评价A+级、1次取得信用评价A级,施工进度创造多个“第一”,先后获评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陕西省重大高铁项目工程建设劳动竞赛优胜单位和优胜集体、陕西省工人先锋号、集团公司责任成本管理“先行示范项目”等一大批荣誉,现场安全、质量、文明施工屡获褒奖,并多次迎来外部单位的观摩学习,获得省市领导和业界高度肯定。
图1:标准化建设的钢筋加工场。
陈兰州 摄
图2:建设中的西十高铁。
马发荣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