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昆高铁渝宜段开始运行试验
重庆讯:8月16日,随着55941次检测列车从重庆西站驶出,对线路行车、客运等设备功能进行检测,标志着我集团参建的渝昆高铁渝宜段开始运行试验。
渝昆高铁是全国铁路网“八纵八横”主通道之一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渝宜段共设8座车站,设计时速350公里,为西南地区对外开放和共建“一带一路”的便捷大通道。其中,中梁山隧道为渝昆高铁渝宜段最长隧道,缙云山隧道为渝昆高铁全线机械化配套施工试验示范工点。
中梁山隧道全长4973米,最大埋深234米,为单洞双线隧道,设计纵坡为人字坡。该隧道长距离穿越可溶岩地层,地质复杂,突水突泥风险高,同时洞身两处穿越采空区,突水突泥、基底变形风险高。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对采空区采取综合超前地质预报、隐伏采空探测、混凝土回填和注浆加固等综合措施,不断强化现场安全质量管控。同时,采用BIM技术进行可视化动态管理,根据不同围岩地质情况优化施工组织及技术方案,进一步提升了安全管控和作业效率。
缙云山隧道全长3453米,地质条件复杂,岩性多样,存在断层、背斜、岩溶、岩层缓倾等不良地质,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作为渝昆高铁全线的机械化配套试验示范工点,该项目在施工中,采用全电脑三臂凿岩台车、悬臂掘进机、拱架安装机、湿喷机械手、二衬纵向灌注台车、自动喷淋养护台车等大机配套机械设备,组建流水化生产线,探索总结出适应西南地区隧道全自动智能机械化施工经验。为突破围岩瓶颈,该项目科研团队经过多次勘探,依托国铁集团《渝昆高铁软弱围岩钻爆法隧道建造关键技术研究》课题,联合多个单位在缙云山隧道开展“软弱围岩隧道大型机械化配套施工关键技术”“二衬水平纵向连续灌注施工技术”研究,有效提高了施工工效。
渝昆高铁建成通车后,将进一步完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强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滇中地区之间的联系,压缩重庆至昆明的铁路旅行时间,改善沿线群众出行条件,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
图为我集团承建的渝昆高铁华福特大桥。
(杨璇 蒋艳)
栏目名称:现场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