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雨中的铁军身影
——二公司凌绥公路项目驰援辽宁葫芦岛抢险纪实
暴风雨中的铁军身影
——二公司凌绥公路项目驰援辽宁葫芦岛抢险纪实
唐业堡 吴海涛 陈学俊
8月29日上午,在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秋子沟乡的一座救援便桥上,二公司凌绥公路项目参与道路抢修任务的突击队员们脸上洋溢着道路畅通后的喜悦。在累计投入抢险人员80余人次、各类抢险设备50余台次后,他们终于完成了最后一条道路的抢修。截至当天,该项目累计完成绥中县9条道路、4座桥梁共计13处受灾点的抢修及清淤除障工作,为灾区群众打通了抢险救援和灾后重建的重要通道。
临危受命,紧急驰援
8月19日至21日,辽宁省葫芦岛市出现连续性强降雨,其中绥中县、建昌县短时间内降水量较大、雨势较急。受强降雨等因素影响,绥中县秋子沟乡地段突发决堤险情,明水、秋子沟、大王庙等乡镇多处交通干道被洪水冲毁,造成该县电力、通信、交通一度发生中断,防汛抢险救灾刻不容缓。
8月20日清晨,二公司凌绥公路项目党支部书记陈旭突然接到地方政府工作人员的求助电话:秋子沟乡出现了决堤险情,还有多条道路被洪水冲垮,现在急需项目提供机械设备和石料抢修道路。放下电话的陈旭不敢耽搁,立马将消息通知了项目经理吴广平。“洪水无情,时间就是生命,必须迅速行动!”两人商量后,决定立即驰援受灾地区。
为了确保抢险救灾和项目防汛工作两不误,他们决定由吴广平负责项目部、工地及生活区防汛工作,陈旭前往镇政府负责汛情信息的获取和抢险救灾的联络,同时委派施工、抢险经验丰富的副经理吴建辉和于辉,带领50余名抢险人员、30余辆运输车和挖掘机等大型机械设备立即投入抢险作业。
争分夺秒,开辟通道
当吴建辉赶到秋子沟乡决堤处时,眼前的情形比他想象的更加严峻。大量的河水正通过决堤口涌向道路外围,如果不及时封堵,不但救援道路无法及时打通,下游的灾情也将雪上加霜。时间紧、任务重,必须尽快投放石料填补缺口。在此之前,该项目选定了一处挖方段作为提供石料的应急防汛物资储备场,但是距离险情地段都比较远。“最好能找个距离各处险情都比较近的地方来储备石料。”吴建辉想,经过分析排查,最终决定将大王庙大桥附近设为石料储备场,并安排3台挖掘机固定负责装载封堵石料。不久之后,随着一辆辆满载石料的运输车及时供应和封堵,决口险情得到控制,吴建辉悬着的心也慢慢放了下来。
秋子沟乡大杨树沟村是此次受灾最严重的村庄之一,连接该村的绥青线也受损严重,多数路堤在洪水的冲刷下已经塌陷。抢险救援队到达后,立即采取了应急措施,副经理于辉带领队员拉起警戒线、摆上警示锥筒,有序组织10余台机械设备回填石料。经过10个小时的连续作业,在回填石料3000余方后,成功打通了大杨树沟村的救援便道。
到8月20日下午5时许,由该项目负责的绥青线、山咀子大桥、西葛线、育才沟四条受损严重的道路均得到及时修复,成功为下游受灾区的救援工作抢通了救援通道,确保了武警出动的救援设备和架桥材料直通灾区,保障了流域下游2200余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守望相助,共克灾情
8月23日,洪水逐渐退去,但留下的痕迹仍然触目惊心,淤泥夹杂着砂土和树枝,堵塞了排水沟渠,大量道路和桥梁在洪水的冲刷下变形、塌陷。面对繁杂的灾后重建任务,该项目再次主动请缨,赶赴秋子沟乡、大王庙镇等地开展清淤除障、修路通渠等工作。
狗河漫水桥是连接范家乡至前卫镇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此次洪灾中,漫水桥被洪水全部冲垮,严重阻碍了范家乡的灾后重建工作,还将影响该乡学生秋季入学。8月26日,在接到地方政府的通知后,该项目立即组建了党员突击队,并出动数台大型机械设备前往现场抢修跨河通道。
当突击队员们赶到河边时,才发现桥面基本上被损毁殆尽,只有桥头和桥尾剩余部分水泥路面,中间部分则只能依稀见到水泥块散落在河水中央。来不及多想,他们便开始冒雨作业,有的用沙袋填充道路边坡,有的拿铁锹清理周边碎石,还有的负责指挥挖机和装载机配合作业,运输回填石料。8月29日,经过4天的紧急抢修,一条长约200米、宽约6米的临时便桥搭建完成,各类车辆和机械设备终于可以快速抵达受灾区域,同时也保证了河对岸44名学生在9月1日能够按时开学,打通了孩子们的求学之路。
目前,葫芦岛市绥中县的灾后重建工作已接近尾声,二公司凌绥公路项目建设者在抢险救灾过程中不畏艰险、冲锋在前,以铁军速度和铁军力量谱写了一曲曲壮美赞歌,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铁军精神、彰显了央企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