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布和沙漠里的“种”光人

编辑发布:宣传部报社   时间: 2024-11-04  【字体:

  内蒙古巴彦淖尔讯: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磴口县的乌兰布和沙漠,是我国八大沙漠之一。在蒙古语中,乌兰布和意为“红色的公牛”。曾经,这头“公牛”在当地横冲直撞,啃良田、毁房屋、造风沙……如今,这里“沙害”变“沙金”、“沙窝”变“金窝”。这变化源于电务公司承建的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新能源基地先导工程。

  “光伏本身可以治沙,同时光伏效益还可以反哺治沙。”该项目经理谭丰存在前期筹备会上介绍,项目采用板上发电、板间种植、板下固沙相结合的模式,按照光伏板前沿距地面高度不低于1.8米、前后阵列间距不小于12米的标准进行设计,实现光伏产业与生态治理有机结合,让光伏成为破解荒漠化治理、生态修复的“金钥匙”,为区域经济与生态的共同发展提供支持。

  该项目严格贯彻落实集团公司“百日大干  决胜全年”要求,在内蒙古勘察设计院总承包组织的劳动竞赛上,分别获得安装工作单项冠军和综合冠军,这也是该项目第2次收到业主单位授旗。“自进场以来,凭借优质履约,我们已累计获得4次安装冠军等荣誉,擦亮了‘十一局电务’品牌,为公司在内蒙古区域的市场开拓和业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谭丰存说。

  作为该公司重点项目,总部多次派出专项指导小组,帮助项目厘清工作思路、解决施工难题。在物资管理方面,该项目强化物资供应流程,安排专人盯岗,确保所需物资能够及时到位,并直接将大型支架等材料堆放到施工场地内,优化物流动线。同时,积极与厂家沟通,协调专人进驻现场,实时掌握发货速度,解决现场安装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一步提升了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

  在班组建设方面,该项目坚持穿透式管理,每个班组配备班组长,加大指导帮扶、沟通交流和协调指挥力度;加强进场人员技术交底,研制光伏支架安装工具,提高光伏支架安装效率;积极响应公司“大兴学习之风”文件要求,组织开展光伏支架和组件安装、逆变器安装、电气安装等培训学习活动,以学促干。“我们还重点关注沙漠行驶安全问题和驻地沙尘暴风险,多次组织开展学习培训,增强员工风险意识。”谭丰存介绍。

  目前,该项目1600余名建设者奋战在各个工点,抢抓施工黄金期,不断加快施工进度,持续掀起大干热潮,奋力冲刺全年目标,预计11月底实现首次并网发电,12月底正式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建成后,将为区域电网提供500MW的清洁电力,每年减排约30万吨二氧化碳,有效优化当地能源结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管若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