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班组建设“引擎” 打造合武高铁品质工程

编辑发布:网站新闻编辑部   时间: 2025-08-18  【字体:

合武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公司合武高铁项目以“精益建造、智慧赋能”为核心,聚焦班组标准化建设,通过立规明责、智慧赋能、激励联动等多种举措,激活班组建设“引擎”,推动安全、质量、效率全面提升。

三公司合武高铁项目跨沪蓉高速连续梁班组(朱贵军 供图)

其中,合武高铁跨沪蓉高速连续梁班组认真落实各项制度,积极参与技术攻坚和管理创新,扎实推进跨沪蓉高速特大桥连续梁建设,多次荣获项目部“优秀班组”,累计拿到奖金12000多元。

立规明责:激活班组自治“源头活水”

“大家对这个月的安全积分超市兑换物品类别是否有要补充的,请发表意见,有想法的请举手!”在管理组的“工人社区会议”上,管理组组长正组织全员对安全管理措施进行“民意征求”。

产业工人社区(朱贵军 供图)

这种“社区化管理”制度,是合武高铁项目推行班组标准化建设的创新举措。每月初,各施工班组围绕安全、质量、进度等议题,由班组成员根据现场施工和日常生活主动提出管理建议,经集体讨论后形成“班组公约”,并将责任细化到人,确保“规矩大家定、执行全员盯”。

班组合理化建议研讨会(朱贵军 供图)

“以前总觉得现场是领导管的,我们执行就行了。现在自己也能发表一些看法和意见,不仅理解得更透彻,执行起来也更自觉。”班组工人纷纷感慨道。自实施“班组公约”以来,工班违规操作率下降20%,工序一次验收合格率提升至90%,真正实现了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

智慧赋能:拧紧施工管理“安全阀门”

“我们创新引入工程管理工具——SPM项管家软件,显著提升了现场安全与人员管理的智能化水平。”该项目计划部部长李志伟说,该系统可实时高效监管劳务人员动态,并与现场安全实名制系统无缝对接。智能联动功能实现对桥面施工人员安全防护用具穿戴的实时监控,以科技手段保障安全规范落地,为项目安全高效推进提供坚实支撑。该系统投用后,隐患排查效率提升90%。

引入“SPM项管家软件”(朱贵军 供图)

技术创新成为提质增效的“加速器”。针对跨沪蓉高速特大桥施工效率低、风险高的难题,项目采用上承式智能悬灌造桥机悬臂浇筑法,项目双进人员张亚威高兴地说起它的好处:“分步式过孔工艺,主梁先行锚固,吊架携模板滑移就位,降低倾覆风险;新型锚固系统实现锚固力自均衡,支持快速升降调整与预紧,自动化操作提升施工效率;集成应力监测、视频监控、同步运行及智能信息化系统,实时监控节段梁施工与整机安全状态,实现逐节段智能浇筑,结构精简,受力清晰。”

跨沪蓉高速连续梁使用智能悬灌造桥机施工(朱贵军 供图)

激励联动:点燃全员创效“内生引擎”

“这个月咱们班组又拿下‘优秀分包商’了,回去给大家发奖金!”在项目月度施工例会后,班组长田维东立即电话报喜,这已经是该班组在本季度第二次斩获“优秀分包商”称号。

表彰“优秀分包商”(朱贵军 供图)

该项目建立“多维考核+创效奖励”机制,从安全、质量、进度、创新四个维度量化评分,考核结果与绩效奖金直接挂钩,并设立“项目金点子奖”“五小创新奖”等专项激励。

开展“我为合武献一策”金点子征集活动(朱贵军 供图)

在奖励机制驱动下,班组创新活力迸发,跨沪蓉高速连续梁班组应用智能悬灌造桥机,工效指标提高30%。

合武高铁项目将班组标准化建设贯穿施工管理全过程,全面提升项目终端管控水平,推动项目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获安徽省“工人先锋号”“劳动竞赛优秀施工项目部”,皖赣铁路安徽公司“优秀施工项目部”“劳动竞赛先进集体”“优胜大临建设单位”、全国铁路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荣誉称号20余项。

跨沪蓉高速连续梁施工(朱贵军 供图)

下一步,合武高铁项目将继续深化“智慧+标准”双融合管理模式,以“零事故、零缺陷、零延误”为目标,推动技术创新,打造更多“标杆班组”,为合武高铁建设注入“硬核”力量,奋力书写新时代基建领域的“中国速度”。(文/朱贵军 彭特 审核/张宝生 徐云华)